蛋白粕:
周四,CBOT大豆回落,因需求担忧。美国农业部,民间出口商通报向中国销售46.2万吨大豆,本周三次大单销售总共158万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0月2日当周,美豆单周净销售91.94万吨。目前美豆和巴西大豆均出口,竞争压力大。国内方面,豆粕震荡,跟随进口成本回落。油厂海外加速采购大豆,盘面套保压力大。豆粕现货变化不大,下游滚动拿货策略不变,囤货意愿差。宽松格局继续抑制基差走势。策略上,卖虚值看涨期权。
油脂:
周四,BMD棕榈油下跌,承压于豆油疲软和出口数据偏差。船运数据显示,马棕油11月1-20日出口环比减少14.1%-20.5%。美豆油下跌,因出口前景担忧美豆下跌。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0月2日美豆油销售净减1.18万吨。加菜籽几乎持平,农户销售偏慢,引发了加菜籽坚挺。国内方面,棕榈油回吐近日涨幅,跟随外盘回落。豆油和菜籽油跟随走低。美豆油生物柴油政府预期反反复复,市场回吐相关题材涨幅。在国内外均宽松下,油脂价格偏弱运行。现货端变化不断,油脂供应偏充足,基差预计维持偏弱窄幅震荡格局。策略上,短多离场。
生猪:
本周,生猪近月合约继续下行,生猪主力2601合约创新低,2603跟随调整。现货市场,销区猪价企稳,部分地区报价上涨。现货市场中,北方猪价止跌上行,两广价格保持稳定。目前,黑龙江市场生猪主流成交价格11.62元/公斤,吉林市场主流成交价格11.43元/公斤,辽宁地区生猪出栏主流价格11.51元/公斤,广东市场生猪出栏均价为12.16元/公斤 ,与全国均价价差相差0.80元/公斤, 规模场主流牌价为12.0-12.4元/公斤。7kg仔猪规模厂牌价260元/头左右。110-130公斤标猪与150公斤以上肥猪价差为-0.84元/公斤。技术上,上周五自本周四,生猪近月合约创新低,7、9月合约延续调整,短多离场后等待低位企稳重新做多的机会出现。
鸡蛋:
周四,鸡蛋主力2601合约震荡向上,日收涨1.82%,报收3238元/500千克。现货方面,卓创数据显示,昨日全国鸡蛋价格2.83元/斤,环比持平,产区中,宁津粉壳蛋2.75元/斤,黑山市场褐壳蛋2.7元/斤,环比持平;销区中,浦西褐壳蛋3.09元/斤,广州市场褐壳蛋3.2元/斤,环比持平。短期基本面相对稳定,鸡蛋现货价格经历前期回调后,趋于稳定。根据卓创已经公布的补栏数据进行推测,明年2月前,新增供应量延续下降,在不考虑老鸡出栏这一变量的情况下,未来产能缓慢下降,鸡蛋期货价格维持宽幅震荡的预期。鸡蛋期货回调至前低后,低位反弹,短期多单谨慎持有。关注老鸡淘汰量变化,若未来老鸡淘汰持续减少,将不利于过剩产能的淘汰,鸡蛋价格面临继续下行风险。未来持续关注养殖端淘汰心态变化对期货盘面的扰动。
玉米:
本周,玉米近强远弱,远期2611合约领跌,近月合约跟随调整。现货市场,本周玉米价格整体上涨明显。截至11月20日,全国玉米周度均价2243元/吨,较上周上涨24元/吨。分地区看,东北玉米偏强,东北多数产区发北港已顺价,另外产区农户低价售粮意向一般。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小幅上调,市场整体气氛良好。华北玉米价格震荡偏强。从供应看,农户售粮节奏依然较慢,基层粮点收购量一般,市场购销活跃度不强。从需求看,深加工企业按需采购,饲料企业多同时采购本地和东北粮源,库存水平稳步上升。销区玉米价格震荡上涨。部分产区到销区的物流运输不畅,现货偏低的企业增加库存支撑港口贸易商报价坚挺。西南饲料企业维持30-40天安全头寸,多随用随采,长期建库意愿不强。技术上,玉米主力2601合约反弹遇阻期价回落,远期新上市合约领跌,远月合约看空预期反映出市场参与方对于远期供应端压力的担忧。1月合约短线关注10日均线的支撑性影响,暂维持震荡偏空预期。
白糖:
消息方面,我国10月糖浆与白砂糖预混粉进口11.56万吨,同比减少11.03万吨。现货报价方面,广西新糖报价5600~5660元/吨,持平;云南制糖集团陈糖报价5440~5490元/吨,新糖报价5390~5590元/吨,下调10元/吨;加工糖厂主流报价区间为5750~5890元/吨,个别下调20元/吨。原糖方面,仍以印度及泰国压榨进度作为指引,近期并无新的消息,以震荡思路对待。国内更多糖厂开榨,供应充足,10月糖浆及预拌粉进口确有明显下滑,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市场对后市分歧较大,图形上看并无止跌迹象,仍以下行寻底对待。
棉花:
周四,ICE美棉环比收平,报收63.78美分/磅,CF601环比上涨0.15%,报收13465元/吨,主力合约持仓环比下降8504手至54.49万手,棉花3128B现货价格指数1434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0元/吨。国际市场方面,宏观层面仍是近期市场关注重点,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25bp概率下降至40%左右,美元指数坚挺,美棉价格承压下行。国内市场方面,郑棉整体仍维持震荡走势,主力合约持仓连续两日下降,05合约持仓连续两日增加。近期市场新增驱动不多,国内宏观层面相对真空期,市场关注更多在于基本面。当前是供应压力高峰期,且仍将持续一定时间,商业库存快速累积,供应压力仍存。棉价下方也有一定支撑,支撑在于成本、需求与预期,再度跌破前低概率不大,且随着时间推移,供应压力将逐渐缓解。综合来看,短期郑棉缺乏方向性驱动,以震荡格局对待,等待时间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