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供需双增,矿端再起传闻,近期震荡。供给方面,投产项目投产后爬坡,锂盐厂产量回升,节后厂家短暂累库。需求方面,正极材料10月排产上行,新能源汽车年前补贴退坡有需求前置释放,储能订单排单提供持续锂电池需求。基本面后呈现双增局面。矿端仍有不确定性,但向上动力短期不足,整体而言,矿证目前未有企业停产,供需双增局面叠加矿端价格挺价下方支撑较强,近期震荡。
工业硅:昨日工业硅尾盘增仓上涨,SI2511合约收于8805元/吨,涨幅0.92%。现货方面,华东通氧553#硅价格在9400-95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华东421#硅价格在9600-98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新疆99#硅价格在8700-90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基本面来看,新疆大厂复产节奏加快,且后续仍有增开的计划,而西南地区硅厂减产量主要体现在11月,因此10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将继续增加。需求方面,10月份部分企业复产叠加新产能爬坡,多晶硅产量环比或小幅增加;有机硅前期检修企业或将陆续复产,10月份产量环比同样有所增加;10月终端需求延续回暖,铝合金开工率持续回升。整体来看,10月份由于新疆大厂持续复产,累库幅度或在2.5万吨左右。11-12月随着西南硅厂集中停产,累库幅度有所下滑,至12月或将转为小幅去库。由于目前工业硅行业库存在100万吨以上,因此四季度的累库或去库对基本面的影响并不大。短期内虽然工业硅处于供需过剩的格局,但下跌空间也较为有限,预计主力合约运行区间8300-9000元/吨,策略上逢低做多为主。
多晶硅:昨日多晶硅冲高回落,PS2511合约收于48740元/吨,跌幅2.35%。现货方面,多晶硅N型复投料价格在50500-550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00元/吨;多晶硅N型致密料价格在49500-530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00元/吨;N型混包料价格在48500-520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50元/吨。基本面来看10月份部分企业复产推迟新产能爬坡,产量环比或超预期增加。上周多晶硅周度产量环比小幅下滑。需求方面,根据协会制定的Q4配额,10月份硅片企业基本确定减产。上周硅片周度产量环比小幅下降。整体来看,10月份部分企业复产叠加新产能爬坡,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基地也将出现减产,整体来看多晶硅产量环比或小幅增加。需求方面,受到Q4配额限制以及枯水期电力成本增加,部分硅片企业或将减产,预计10月份硅片产量环比下滑。上周硅片周度产量环比下降。整体来看,10月份多晶硅产量继续增加,而下游硅片企业确定减产,在下游需求走弱的情况下,下游继续囤货意愿较低,因此多晶硅大概率继续累库。受配额限制的影响,四季度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排产走弱。8月光伏装机数据创年内新低,市场对四季度装机需求较为悲观。周末市场传言平台公司将于本周三工商注册,昨日开盘后多晶硅价格短暂拉升,但随后开始回落,表明市场对平台公司顺利落地存疑。不过昨日多晶硅期货价格下跌后,多晶硅仓单注销240手,期现商仓单出货后对盘面价格或形成一定支撑。短期内预计多晶硅价格维持震荡偏弱走势,策略上观望为主,关注平台公司成立进展。
锌:国产锌矿加工费见顶回落,锌锭产量持续增长,虽然传统需求旺季但企业对后续消费未有明显乐观态度,海外LME锌库存维持低位,因此外强内弱格局暂未变化,关注国内库存累库速度放缓情况,预计锌价震荡偏弱运行。
铝:期货端,10月13日,沪铝2511高开低走,报收于20885(-9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0.45%,铝加权成交量37.3万手(+18043手),持仓量48.2万手(-29148)。 现货端,10月13日,佛山均价20720(-180)元/吨,逢低补货;华东均价20800(-190)元/吨,交投尚可;中原均价20750(-210)元/吨,成交尚可。铝棒加工费上移,采买欠佳。库存:上海有色数据,10月13日铝锭社库65万吨,较10月9日增0.1万吨;铝棒库存15.25万吨,较10月9日增1.35万吨;总库存80.25万吨,增1.45万吨。观点逻辑:电解铝运行产能高位,平均利润丰厚;双节因素影响,下游开工率不同程度下滑;当日铝锭库存微增,后续或仍将逐步转为去库;旺季持续,美联储降息概率增强,对铝价有支撑,而国际形势多变,市场波动放大,关注关税战是否会继续升级及影响,建议观望。
镍:10月13日,镍主力合约收盘121410元/吨,当日涨跌幅 -1.68%,近一周涨跌幅 0.42%,印尼镍矿升水小幅回升,镍中间品价格维持坚挺,而全球镍库存高企,节后镍价冲高回落,短期或受宏观主导表现偏弱。镍供应过剩格局持续难解,宏观风险(美联储降息不确定性、中美关税反复)等加剧市场波动,新增利多因素匮乏。主力参考120000-125000,后续关注全球需求走向情况以及印尼RKAB镍矿供应是否有收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