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大厂有复产预期,产业链延续去库改善基本面,近期震荡偏强。供给方面,投产项目基本爬坡完成,电池大厂复产传闻影响逐渐减弱,周内厂家供应小幅增加,全产业链去库趋势延续。需求方面,正极材料11月排产小幅改善,新能源汽车年前补贴退坡有需求前置释放,储能订单排单提供持续锂电池需求。基本面呈现双增局面。整体而言,需求支撑短期较强,供应仍有不确定性,远期有宽松预期,但去库较为理想对基本面预期有所改善,近期震荡偏强。
工业硅:昨日工业硅延续反弹走势,SI2601合约收于9290元/吨,涨幅1.31%。现货方面,华东通氧553#硅价格在9400-96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0元/吨;华东421#硅价格在9700-98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0元/吨;新疆99#硅价格在8800-89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基本面来看,新疆大厂开炉数回升至高位,后续增量有限,西南地区硅厂开始集中减产,后续工业硅产量将逐步下降。需求方面,11月随着头部多晶硅厂减产,多晶硅产量环比将有所下滑;有机硅前期检修企业复产,开工率有所增加;铝价快速上涨引发下游畏高情绪,订单收缩,限制铝合金行业开工率。整体来看,11月以后新疆大厂开工回升至高位,后续增量有限,西南硅厂开始大规模停产,工业硅累库幅度将有所下降,或转为去库,至12月去库幅度扩大。上周初大宗商品普跌,市场情绪有所回落,工业硅亦大幅下跌,但随后企稳反弹。周五受到小鹏汽车发布人型机器人概念影响,有机硅行业股票大幅上涨,对工业硅价格形成提振。昨日受碳酸锂大涨带动,工业硅延续反弹走势。在后续基本面边际改善的情况下,预计工业硅价格偏强为主。此外,年底环保、煤炭等扰动因素较多,因此策略上建议逢低做多为主。
多晶硅:昨日多晶硅价格震荡上行,PS2601合约收于53720元/吨,涨幅1.08%。现货方面,多晶硅N型复投料价格在49400-550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多晶硅N型致密料价格在49000-530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N型混包料价格在49000-5200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基本面来看,11月进入枯水期以后,多晶硅头部大厂将开始减产,预计多晶硅产量将下降至12万吨左右。需求方面,受排产限额影响,11月硅片企业开始着手减产计划,硅片排产环比将有所下降。整体来看,11-12月多晶硅头部大厂将逐步减产,硅片排产同样下滑,不过四季度硅片排产大概率超过排产限额,预计11-12月多晶硅供需或将转为紧平衡状态。昨日受碳酸锂大涨带动,多晶硅亦有所上涨。不过在实质性政策落地前,多晶硅期货价格上涨驱动较弱。后续关注平台公司成立及收储进展,若11月顺利落地,则多晶硅价格或将再次上涨;若不及预期,则多晶硅价格或维持震荡偏弱走势,预计运行区间53000-57000元/吨。
锌:宏观方面,美国政府停摆现转点,前期流动性风险减弱,宏观情绪转好。产业来看,国产锌矿加工费见顶回落,冶炼利润从前期高点被持续压缩,海外LME锌库存维持低位致使现货升水维持高Back结构,外强内弱格局不变,关注国内贸易商和冶炼厂的出口物流情况,预计锌价震荡运行。
铝:期货端,11月10日,沪铝2512高开收涨,报收于21725(+1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0.46%,铝加权成交量40万手(-47683手),持仓量74.3万手(+13320)。 现货端,11月10日,佛山均价21360(-50)元/吨,成交一般;华东均价21480(-60)元/吨,交投转弱;中原均价21380(-50)元/吨,交投尚可。铝棒加工费小幅上升,压价接货。库存:上海有色数据,11月10日铝锭社库62.7万吨,较11月6日升0.5万吨;铝棒库存14万吨,较11月6日降0.05万吨;总库存76.7万吨,增0.45万吨。观点逻辑:电解铝运行产能高位微增,平均利润丰厚;传统淡季到来,下游各细分领域开工率下滑幅度略有提升;当日国内库存微增,处于近年同期中等水平;中美贸易局势缓和,海外供给担忧,宏观资金基于海外电力相对短缺加大铝相关板块的投资,对铝价有支撑,而淡季到来,上半年“抢装机”以及两新政策一定程度透支需求,或对铝价产生制约,建议观望。
镍:宏观情绪利好消退,基本面维持偏差,近期震荡。宏观方面,鲍威尔表示12月份可能不会有降息, 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美国经济数据不确定性。供应方面,镍矿扰动仍存,镍生产基本企稳,需求方面,不锈钢节后需求表现偏弱,三元材料11月排产企稳,四季度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冲量,不锈钢维持刚需采购心态,宏观氛围消退,但镍疲态压制镍价上行,近期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