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8 19:24:30 股吧网页版
多只创新药股跌超一成,政策加持难掩业绩隐忧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王方然

  今日港股创新药板块集体走弱,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跌0.84%,多只龙头个股大幅下挫。其中,和黄医药(00013.HK)盘中一度跌近16%,再鼎医药(09688.HK)与凯莱英(06821.HK)跌幅均超过10%,百济神州(06160.HK)等个股也同步走低。

  业内认为,创新药板块出现回调趋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部分龙头企业中报业绩不及预期,和黄医药虽因资产出售录得利润增长,但主营业务收入下滑且研发投入缩减;再鼎医药核心产品收入出现同比下降。二是板块前期累计涨幅较大,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三是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情绪扰动,虽然实际影响有限,但仍对市场心理造成冲击。

  创新药板块回调

  8月8日,港股创新药概念板块延续跌势。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跌0.84%。其中,和黄医药跌近16%,再鼎医药、凯莱英跌超10%,百济神州跌超6%,乐普生物-B(02157.HK)、恒瑞医药(01276.HK)跌近3%。

  创新药板块近期呈现持续调整态势。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自7月30日触及4132点的阶段高点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便开启震荡下行通道。截至最新交易日,该指数已回落至3820点,较高点累计下跌7.5%,市值蒸发显著。不少个股显著下跌。wind数据显示,近五个交易日个股跌幅居前的有和黄医药、药明生物(02269.HK)、再鼎医药,分别下跌13.77%、6.35%、5.88%。

  行情亦传导至A股,部分个股股价亦大幅下挫。凯莱英(002821.SZ)今日报收97.9元/股,下跌8.68%,益方生物-U(688382.SH)今日报收39.8元/股,下跌5.37%。

  此次回调与前期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近一年来,创新药近期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Wind数据显示,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自2024年4月19日触及阶段性低点(1524点)后一路攀升,7月30日最高触及4132点,涨幅超150%;万得创新药指数(866493.WI)从4月9日的阶段性低点2628点开始震荡上行,7月30日一度冲高至4004.93点,区间涨幅超50%。

  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港股创新药板块近期显著回调,背后是业绩不及预期与短期获利回吐的双重压力。

  记者注意到,领跌个股普遍存在业绩不及预期的现象。

  8月7日晚,和黄医药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收入总额2.78亿美元,同比减少9.16%;净利润4.55亿美元,同比增加1663.32%。但利润增长,主要受惠于期内完成以45亿元人民币现金代价出售上海和黄药业5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和黄医药研发开支减少了24.4%至7200万美元,其中在中国以外的研发投资腰斩,这一信号引发市场对其创新能力的担忧。

  同日,再鼎医药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期内总收入约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5%;净亏损8916.5万美元,同比收窄33.33%。其中,再鼎医药旗下重要产品则乐,2025年第二季度产品收入净额为4100万美元,同比下滑8.89%。

  “上述两家公司的业绩虽然都有改善迹象,但是弱于行业预期。”一位医药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市场情绪存在一定传导,因此港股创新药板块整体走弱。

  已有机构调低对部分公司的业绩预期。瑞银在近期披露的报告中指出,和黄医药的中期收入、净利润均低于预期,下调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其H股目标价由37.7港元/股下调至36.9港元/股。

  除业绩因素外,板块前期过快上涨也带来了调整压力。Wind数据显示,7月2日至29日期间,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累计涨幅达30.26%,积累了较大的获利回吐压力。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近日"器械涨、创新药跌"的格局,在于短期的交易性调整。在医药板块整体仍具配置价值的背景下,资金并未大规模撤离,而是选择扩散至医疗器械板块。

  从消息面上看,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对进口药品征收的关税最终可能达到250%。特朗普表示,首先将对进口药品征收“小额关税”,并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提高税率到150%,之后升至250%。他表示,希望药品“能在我们国家生产”。

  上述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项对创新药领域实际影响可能不大,国内许多创新药企目前出海并非直接销售药品,采用的是BD交易,即收取首付款、里程碑金。不过,虽然实际影响有限,但仍对市场心理造成冲击。

  展望后市,机构对创新药板块仍持乐观态度。

  “政策舒缓对创新药及医疗服务行业龙头有利。”中泰国际分析师施佳丽认为,近期将有多类政策利好,例如,政府将增设创新药目录并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政府有望建立“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药品集采降价有望趋向温和等。

  “创新药的核心驱动逻辑——国内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化突破带来的巨大成长空间,长期内并不会发生显著改变,短期波动或为布局提供良机。”交银施罗德基金表示,看好创新药板块的表现。创新药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通过积极的BD,带来可观的收入增厚,驱动“海外估值+盈利”的双击效应。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