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5日讯(记者刘阳)推进回归“一个吉利”战略,吉利控股又迈出关键一步。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除其已持有股份外的全部极氪股份。
吉利汽车同日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将透过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极氪美国存托股份(不包括除外极氪股份)进行私有化。每名合资格极氪持有人可选择就每股极氪股份,收取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代价股份;或就每股极氪美国存托股份,收取26.87美元现金或12.3股代价股份(将以吉利美国存托股份形式交付)。每股代价股份发行价为港币17.15元,每股代价股份发行价较股份于紧接非约束性报价函日期前最后交易日在联交所所报的收市价每股港币16.74元溢价约2.4%。
“进行合并事项后,极氪将成为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吉利汽车方面表示。公告显示,吉利汽车如要私有化极氪应付代价总额约为23.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1.99亿元)。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已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约62.8%。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吉利控股集团去年发布《台州宣言》以来,“一个吉利行动”进展顺利,本次合并为吉利汽车更美好的未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5月7日,吉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本集团实益拥有者除外),回购价为25.66美元/股。此后一周,极氪发布公告称,关于日前吉利私有化极氪的提议,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决定。
在吉利汽车2025一季度业绩会上,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坦言,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不给容错空间,吉利汽车需要快速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且广大股东高度赞成吉利汽车与极氪的整合。
数据显示,6月吉利汽车总销量约23.6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上半年累计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具体来看,吉利品牌销量约19.3万辆,同比增长59%,其中银河系列销量约9万辆,同比增长202%;极氪品牌销量16702辆,同比下降17%;领克品牌销量26310辆,同比增长8%。鉴于上半年强劲销售表现,吉利汽车亦决定将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部上调约11%至300万辆。
“对极氪的拥有权从62.8%(按悉数摊薄基准)转为全资控股,将为集团带来重大的战略、营运及财务优势。”吉利汽车方面认为,全资控股将有助于简化营运、统一战略方向、增强协同效应及降低合规负担。“这些改变将进一步提升集团的效率、创新能力及盈利能力,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此前,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确认,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实现完全合并后,力争实现研发层面数以10亿元的节省、采购层面节省几十亿元的目标,达到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双下降的显著效果。
值得留意的是,随着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的完成,吉利控股亦将迎来组织架构调整。李东辉曾介绍,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
按照流程,在签署正式合并协议后,极氪、吉利汽车将各自召开股东会;若通过,其后将进行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