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9日电(记者王鹤)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对“一个吉利”战略投下信心票。在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近日的股东特别大会上,独立股东以95.14%高票率通过合并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NYSE:ZK)议案,标志着吉利汽车在7月15日与极氪签署正式合并协议后,“一个吉利”战略进入收官阶段。
市场人士认为,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不仅仅意味着吉利渐进式完成了内部资源整合与高效融合,实现“凝拳聚力”。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注入极氪的“高端豪华”与“科技”基因,将推动吉利汽车估值逻辑重塑,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进化”为科技型公司。
整合协同效应凸显吉利完成“主流+中高端+豪华”市场全覆盖
据了解,在吉利汽车港股股东投票获批后,极氪美股股东大会因吉利及关联方已合计持有超过三分之二表决权,通过几无悬念。剩余环节主要是监管审批和股东现金/换股选择,属于时间问题。
市场机构认为,此次投票结果基本扫清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年底完成合并的预期极高。
合并后,吉利汽车依托豪华科技品牌极氪在全球豪华新能源市场的站位,融合高性能、智能化与全球化优势,结合自身在主流市场的根基,在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及国际化资源实现全面协同。
吉利汽车同时完成了极氪(豪华)、领克(中高端)、吉利(主流)的清晰品牌矩阵,覆盖全价格带,同时形成“燃油+纯电+插混+醇氢电动”多元动力体系。三大品牌将通过差异化定位与资源共享,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吉利汽车完成2025年30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
企业整合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资源协同与能力聚合,实现规模效应与价值倍增,进而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
在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表示,以此前极氪与领克品牌的整合为例,上半年,极氪科技综合毛利率超过20%,整车毛利率16.9%,与去年同期12.2%的水平相比有明显提升。今年二季度,在美股会计准则下,极氪科技经营利润2.85亿元,首次实现经营利润转正。此外,今年一季度极氪科技研发费用29亿元,二季度为21.5亿元,研发费用大幅降低。可以说,合并重叠的研发投入、整合资源,最终将实现降本增效。
“合并带来的协同效应未来还将继续释放,随着吉利汽车和极氪科技整合完成,规模化效应带来成本和各方面费用将有更大幅度降低,带来更好的销量和财务表现。”安聪慧说。
“回归一个吉利,品牌协同加速。”方正证券报告称,整合完成后,公司旗下四大品牌吉利、银河、极氪、领克将归于同一上市平台,内部管理方面加速协同,理清各品牌定位与打法,助力各品牌车型竞争力实现全面提升。
美银证券认为,全资掌控极氪对吉利汽车有正面影响,因集团可整合研发资源;多品牌营销可更有效率及具协同效应,而简化股权结构亦可以提升集团管理效率。看好其稳健的销量表现与新车型周期带动的增长动能。
高端+科技“基因”注入实现“制造企业”到“科技企业”估值重塑
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升级”。在市场白热化竞争阶段,如何在“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质”的有效提升是每一家车企必须面对的挑战。高端与科技是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应有之义。
吉利汽车今年将持续拓宽高价格带产品,通过银河M9、领克900、极氪9X三款旗舰产品布局,着力“技术顶层设计+品牌阶梯作战”,构建从25万元到50万元的高价格带防线。
极氪品牌自诞生以来一直聚焦豪华市场,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 自带高端化基因。同时,极氪价格“天花板”还在不断向上突破,极氪009光辉起售价78.9万元,极氪009光辉典藏版起售价达89.9万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极氪2025年二季度综合毛利率达20.6%,较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超越特斯拉,在车企中排名前列。吉利汽车合并极氪后,有望实现单车盈利水平和整体毛利率的提升。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说:“去年年初,我曾表示未来每一个业绩发布会吉利销量都会是历史新高,但未敢对利润‘夸下海口’,目前来看,吉利有望在未来不断实现销量新高的同时,在利润方面也实现历史新高,为股东带来更大回报。”
需要指出,资本市场对传统车企和科技企业的估值体系截然不同。传统制造型车企侧重销量和硬件利润,估值“保守”;科技型企业因具备成长性、技术壁垒和生态服务的想象空间,享有更高估值。
分析人士认为,极氪的“豪华”“科技”品牌属性资产注入后,有望让吉利汽车的估值逻辑对标新势力车企,完成高端化升级, 从传统汽车企业转向科技型企业,重塑资本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的全球化想象空间进一步拓展。合并后,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出海的又一利器,借助其产品矩阵打开全球高端豪华市场,提升吉利的全球品牌认知,突破新的增长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