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13:16:50 股吧网页版
又一家央企地产公司私有化退市 地产股估值逻辑转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0207_0

  近日,大悦城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的私有化计划获法院认可,并获联交所批准,自11月27日下午4时正起生效。

  这也意味着,这家上市12年的房企,将于本周四收盘后正式退市。

  大悦城地产是中粮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平台,于2013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今年7月31日,大悦城地产公告称,将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回购股份,并计划在香港联交所撤销上市地位,回购的总代价约29.32亿港元。退市原因为,近年来在行业周期性发展的影响下,大悦城地产的市场表现呈阶段性波动,流动性也随之承压。

  10月23日,另一家央企开发商五矿地产也宣布退市,原因是“股本融资能力有限且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4天后,民营房企上坤地产正式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自2022年以来,共有30余家A股和H股的上市房企退市,其中因市场冲击及债务违约导致的被动退市占据多数,但也有部分房企选择主动私有化。

  分析人士指出,在行业的调整期,这些动作既反映出资本平台对房企的作用正在弱化,也说明资本市场对房地产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改变。以金融杠杆撬动的“规模神话”,如今已经难以打动投资者。

  被动退市占多数

  在近期退市的房企中,上坤地产属于被动退市。

  上坤集团2009年成立于上海,借助楼市升温红利,7年后迈入上海房企销售30强之列,此后开启全国布局,并陆续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等区域落子。

  2020年11月,上坤地产登陆港交所,当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126.6亿元,次年进一步攀升至145.9亿元。但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上坤地产于2022年由盈转亏,净利润为-22.43亿元。当年11月,上坤地产的一笔美元票据违约。

  此后两年,上坤地产的年报连续“难产”,公司也从2024年4月2日开始停牌。至今年10月1日,上坤地产的股票仍未复牌,由此触发了连续18个月停牌的退市“红线”。

  上坤地产曾被称为“最年轻的上市房企”,其在资本市场的旅程同样短暂,从上市到退市的时间不足5年。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自2022年以来,共有28家上市房企被动退市。其中A股14家,主要原因为面值退市及连续亏损;H股14家,主要原因为财报难以发出及难以达成复牌指引未能复牌、停牌超过18个月等。

  但该机构也指出,也有5家上市房企主动退市。

  早在2021年,首创集团旗下的首创城发对首创置业进行吸收合并,后者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此后,经过资源和业务整合,首创城发正式转型为城市运营商。

  3年后,首创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首创钜大也宣布私有化。首创钜大是国内最大的奥特莱斯运营商之一,主要从事商业物业开发及管理。其退市原因为,股份的交易流动性很低,股份交易价格及交易流动性长期表现不佳,导致公司缺乏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的能力。

  近期宣布退市的五矿地产与大悦城控股,也属于主动退市之列。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主动作为的战略考量,但经营层面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五矿地产是中国五矿集团的下属公司,也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地产主业央企之一。自2022年以来,五矿地产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在2024年年报中,时任五矿地产董事会主席的何剑波表示,公司首先要确保“活下去”,把去库存、防风险放在首位。

  大悦城地产也在2024年出现亏损,当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49.42%,归母净利润则亏损2.9亿元。大悦城地产在公告中表示,私有化“将增厚大悦城地产的权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归母净利润”。

  “价值股”时代到来

  由于能在融资、品牌等方面提供加持,资本市场曾是房企趋之若鹜的对象。过去20年间,房企曾有过多轮上市热潮。即使A股一度暂停上市审批,不少企业仍完成了在港股的上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的上市房企超过100家,在港股上市的内地房企则有60家左右。

  近年来,情况开始出现变化。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当前上市房企市值、市净率极低,资本市场也失去了融资平台价值,退市不可避免。他指出,房企退市后,可提高运营效率并节约成本。

  某福建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从2022年出现债务违约开始,公司就停止在公开市场拿地,融资需求也宣告暂停,随着公司将主要精力进入化债和保交楼,资本市场的相关功能已无法发挥。

  该公司于2023年年中从A股退市,直接原因是股价长期低于1元。

  但事情的另一面,在于资本市场对房地产的估值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某资深行业分析师指出,过去那个为“高增长、高利润、高周转”喝彩的时代已经落幕,新的逻辑正在建立。

  他表示,过去二十年,资本评估一家房企的核心指标在于销售规模与增速、土储数量与质量、周转能力、杠杆与盈利能力等,但这套逻辑建立在“房价长期上涨、市场无限扩张”的核心假设上,一旦这个假设被打破,规模、杠杆就成了负担。

  同时,随着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迈进,资本市场正在用一套全新的标准来审视房企。就目前来看,其核心指标可以总结为财务安全与流动性、盈利质量、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公司治理能力等。

  该人士指出,资本市场对房地产的估值逻辑,正在经历从“周期股”到“价值股”的转变。若无法适应这一转变,退市不失为一种重新开始的路径。

  他还表示,要想留在牌桌上,房企仍有退市之外的其他选择。即通过剥离传统房地产业务,转型轻资产或置入其他资产,从而暂时保住在资本平台的身份。

  近几年,美的置业、华远地产、格力地产、中交地产、南国置业等多家房企宣布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向轻资产或其他方向转型,其核心逻辑在于财务方面的“轻装上阵”。

  刘水指出,这体现了房企探索新发展模式、试图穿越周期的努力,但前提是公司拥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推动转型,并对资本的估值逻辑抱有耐心。但对于尚未完全走出困境的房企来说,化解风险仍是当前的第一要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