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华润啤酒(00291)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营业额239.42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加0.83%;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增23.04%;每股基本盈利1.78元;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464元。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啤酒业务高端化战略的持续发展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该集团的毛利率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至创新高的48.9%。集团于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及股东应占溢利亦分别创新高至人民币76.91亿元及人民币57.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0.8%和23.0%,其中,啤酒业务的未经审计的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及股东应占溢利分别同比增长13.8%和17.3%。
啤酒业务方面,该集团上半年实现啤酒销量约64.87亿升,同比上升2.2%;未经审计营业额为人民币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但增长引擎集中于高端产品——2025年上半年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喜力”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销量仍突破两成增长,“老雪”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销量比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
与啤酒业务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集团白酒业务承压,拖累明显。白酒业务于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营业额人民币 7.81亿元,同比锐减34%。其中,大单品“摘要”贡献白酒业务营业额接近八成。白酒业务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基本持平,未经审计的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2.18亿元。
拉长时间线来看,华润啤酒的平均售价增幅也在收紧。2021年~2024年,华润啤酒整体平均销售价格分别增长了6.6%、5.2%、4%、1.5%,增长幅度逐年减小。
读创财经注意到,近日“上海联交所”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显示,3个华润啤酒资产处理项目正在推介。此次3处工厂资产转让项目分别为驻马店工厂资产、汕头工厂资产和达州工厂资产等。官方表示是为处置落后工厂。这已是华润啤酒启动“关厂行动”的第9年。据统计,2016年底至2024年底,华润啤酒8年间净关闭36家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6月27日,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突然辞职,总裁赵春武暂代职责,权力过渡存疑。
离任前不久,侯孝海还曾连续两次大规模减持华润啤酒股份,5月7日以均价28.04港元/股减持,5月12日以27.43港元/股再次减持,合计抛售93.8万股,套现2611.85万港元。此次减持后,侯孝海持股量从101.8万股骤降至8万股,减持幅度高达92%,近乎“清仓式”套现,令外界对华润啤酒的成长性不禁有了新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