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1-07-02 05:16:05 股吧网页版
校园社交 混战两年没有赢家
来源:证券日报


K图 00700_0


K图 RENN_0

  6月30日,腾讯“朋友”APP关闭服务器停止运营,公司称关停原因是“业务发展策略调整”。朋友APP的前身是朋友网,原名QQ校友,是一款主攻校园的社交平台。2017年8月6日,朋友网因业务调整停止运营。

  2019年,互联网巨头们的校园社交战火重启,除“王者归来”的人人外,百度上线了“听筒”,阿里巴巴推出了“Real如我”,字节跳动收购了“Biu校园”并投资“Summer”,京东推出了“梨喔喔”,腾讯的“朋友网”更名,以“朋友”APP的形式回归。

  两年后,朋友APP再次关闭,除“Biu校园”和“Summer”外,其余校园社交软件在苹果商店中也不复存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校园社交之争最终没有赢家。

  校园社交初战失利

  在社交概念初兴的时代,校内网(后更名人人网)堪称实名制社交平台的推动者。2005年,校内网创立,定位于校内学生社交平台;次年被千橡互动收购后,校内网开始启动开放平台战略。2009年,校内网更名人人网,两年后赴美上市,市值达55.3亿美元。在很多人眼中,校内网被寄予厚望,认为可以成为中国的Facebook。

  校内社交成了打开细分社交赛道的一把钥匙,一时间变成了各大互联网大厂追逐的对象。QQ校友(后更名朋友APP)正是同期校内社交赛道的种子选手。2008年8月份,QQ校友开始公测,在推出多款应用游戏,提出二手交易平台等设想后,用户数量却没有突破。2011年,QQ校友更名朋友网,但该平台依然没有太大起色,2017年朋友网宣布停止服务和运营。

  与此同时,人人网的境遇也不甚理想。随着微信崛起,人人网流量自2015年起急剧下滑,2016年人人网开始逐步放弃社交功能并涉足直播行业,同年8月份,人人网APP端改版为视频直播平台。用户打开人人网APP后,首先看到的不是好友的最新动态,而是正在直播的热门主播。2017年人人网PC端也将首页内容由社交平台转为人人直播,当年,公司市值跌至4.12亿美元,与上市时相比缩水92%。2018年,人人公司将人人网以2000万美元现金对价出售予北京多牛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校园社交从此不复辉煌。

  事实上,校园社交的赛道过于狭窄,一位专注互联网的券商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人网早期崛起的背景是当时社交市场竞争不充分,当其发展壮大后,也意识到了校园社交不可持续,因此从校内网更名人人网,这一战略本身没有问题,后续之所以乏力一方面是其自身发展没有跟上;另一方面国内用户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人人网没有把握住移动市场的时机。

  校园社交是伪命题吗?

  有意思的是,2019年,校园社交的概念再度复兴。百度、阿里、京东、字节跳动纷纷下场抢占这一市场,与此同时,人人网推出新版APP宣布重启,腾讯的朋友网更名朋友APP再度归来。

  校园社交似乎重现活力。根据七麦数据报告,2016年校园社交APP数量激增,一年上架54款产品,自2017年至2019年,每年相关产品的上线数量均在30款以上。

  但繁荣的市场昙花一现,截至发稿,除字节跳动旗下的“Biu校园”和“Summer”外,其余巨头推出的校园社交产品已经在苹果商店中消失。而仅存的平台也再没有活力,根据七麦数据,头部产品Summer近30日平均日下载量仅为272次。

  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从市场规模来看,校园无法支撑单一软件发展,从校园到社会是必然之路;第二,学生流动性大,用户需求变化更大,产品很难快速迭代跟上变化节奏。此外,就学生群体而言,实名制社区从来都不受欢迎,他们反而更喜欢匿名社交,这也是朋友APP们难以做起来的原因之一。

  实名制确实是校园社交的一道门槛。据记者了解,大部分校园社交产品用户门槛要求很高,用户注册时不但要完成实名认证,详细填写学校、家乡等信息,有的还需要先完成答题环节。在朋友APP成立初期,甚至推出了邀请码注册制,这对一款流量支撑的平台而言无异于自断手臂。

  除了微信、QQ,社交细分市场仍是大有可为的。比如钉钉、飞书、脉脉等都是基于职场社交需求演化出来的产品,陌陌、探探等是基于陌生人交友需求演化出来的;今年爆款聊天软件Clubhouse也是基于邀请制。上述分析师认为,“并非邀请制社交不对,而是校园社交产品没有明确定位,既想要流量、声量,又想要垂直,结果就什么也没捞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