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6 00:32:10 股吧网页版
腾讯市值站上5万亿港元谜底:AI驱动 游戏业务爆发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

K图 00700_0

  腾讯控股(00700.HK,下称“腾讯”)回勇,市值重上5万亿港元关口。

  7月23日,腾讯收报552港元/股,市值5.06万亿港元。8月15日,腾讯收报592港元/股,市值已涨至5.43万亿港元。市值暴涨,业绩火热。据腾讯8月13日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增速最火热的业务莫过于游戏。当季,腾讯总收入为184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游戏业务实现收入592亿元,同比增长 22%。

  腾讯市值飙升,与AI应用不无关系。马化腾等多名腾讯核心高管出席财报会时指出,AI已被应用于游戏内容制作、玩家参与度和商业化等多个方面。一名腾讯互娱的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AI应用正推动腾讯大幅降低游戏制作成本。

  寻找新的增长点,始终是头部企业的终极命题。小游戏、视频号、腾讯云,腾讯曾对这些业务寄予厚望。马化腾曾将视频号视作“全鹅厂希望”,但最终却未能真正如愿。如今,腾讯似乎找到了AI这一新驱动力。

  老树如何再发新芽?

  腾讯曾多次尝试“再造腾讯”。

  最早的探索压力来源于游戏业务。2018年,微信活跃用户超过了10亿,几乎覆盖所有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社交业务层面,QQ和微信几乎将C端渗透率做到极致,腾讯开始面临用户增长放缓。

  与此同时,游戏行业伴随监管力度加强,前景难料。

  2016年、2017年,13000多个版号游戏版号获批。游戏行业大踏步前进,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遭受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困扰。2018年3月,游戏版号审核工作暂停,产品供给受限。2021年7月,监管进一步收紧,版号审批结果公示页面停止更新,开启了263天的“版号冻结”,要求严控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多部门约谈腾讯、网易等头部企业。

  在此情形下,腾讯亟需能带来新业绩增长的业务,以降低对游戏业务的依赖。过去数年,腾讯为突破增长瓶颈尝试涉足电商、AI、微短剧等多个赛道,小游戏、微信小店、微信礼赠、视频号、腾讯元宝先后诞生。

  这些产品都具备增长潜力。

  2023年,小游戏微信搜索日活跃用户数破1亿;2024年,微信小店GMV达2023年的1.92倍,订单数量增长125%。其中,“送礼物”功能更是再次引发小火花,推动部分商家订单暴增,成为创新增长点。

  在刚结束的腾讯第二季度财报会上,腾讯高管提到,腾讯增值服务(VAS)收入达910亿元,主要包含社交网络收入(主要由网页游戏道具销售、视频号直播打赏服务及音乐订阅收入增长所驱动)、音乐订阅(得益于1.24亿的付费用户数)、长视频订阅。

  此外,微信正日益成为连接用户、商家和内容创作者的强大平台,尝试拓展小程序、小游戏、微信小店等,并将“赠礼”功能从小店扩展至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

  视频号是近年腾讯内部认为的C位。马化腾甚至公开将视频号视为“全鹅厂希望”“老树发新芽”的业务。

  在直播带货元年的2020年,视频号上线。同年,微信在视频号“发表新动态”旁开设直播新功能,凭借微信超13亿月活的流量池社交优势,商业想象空间巨大。

  视频号上线后,腾讯广告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二季度,视频号贡献收入超30亿元;2024年四季度,视频号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0%。这些无疑都为以广告业务为主要营收的腾讯带来新增长场景。

  腾讯在今年二季度财报指出,二季度增长主要来自网络广告业务(收入达358亿元),而网络广告业务的增长主要受视频号的收入增长驱动。

  实际上,腾讯对视频号的期待并不止于广告业务。2024年年初的腾讯年会上,马化腾表态:“要全力发展视频号直播电商,电商和广告是相辅相成的。”

  此时,腾讯或许就已经确认,视频号电商的当务之急是把GMV的量级做起来,尽快与抖音、淘宝、京东进入同一梯队。

  AI已成游戏制作降本神器

  AI浪潮席卷一切,腾讯对AI早有布局。

  2016年,腾讯成立AI Lab;2023年,腾讯发布自研大模型混元,随后不断拓展其功能,涵盖文生图、文生视频等。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腾讯合计录得营业收入3206.18亿元,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经营利润(Non-IFRS)1170.62亿元,同比增长29%,首次超过千亿规模,这是腾讯成立以来最好的半年业绩。当时,马化腾已将AI视作重要的技术引擎,“展望未来,腾讯将持续投资于平台和包括AI在内的技术,以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和更好地服务用户需求。”

  在今年腾讯二季度财报会上,马化腾再次强调AI的作用。他称,腾讯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位数增长,得益于对人工智能(AI)的持续投入以及利用AI技术带来的增益。

  在核心业务亮点部分,腾讯称,网络广告业务同比增长20%,达360亿元,这也主要得益于AI驱动的广告技术升级以及微信繁荣的交易生态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AI为游戏行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大厂想要让AI发挥更大效益,最好方式仍是与现有业务结合,将AI技术融入多元业务与产品。

  一名腾讯IEG(互动娱乐事业群)的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AI在游戏行业的应用,能推动降低成本。这些AI软件包括腾讯元宝、可灵、即梦、VIDU、LibLibAI、Midjourney、GPT-4O基础版本等,主要应用环节包括原画批量产出、动画渲染等。

  “在原有的人工制作环节,游戏角色原画的制作成本通常为1万-2万元/张,动作模型的制作成本约为2万元。批量产出30个游戏角色原画、动作模型,合计制作成本要上百万。”上述腾讯内部人士透露,“现在可以通过AI软件完成制作,大大降低成本。”

  一名腾讯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没有具体量化指标预判AI究竟可以取代多少人工,AI现在主要是显著提升制作效率。”

  “AI在游戏买量素材环节已经有了成熟应用,主要是2D的文生图以及通过文生图再转为生成视频。”时代周报记者从一名从事游戏制作15年的人士初了解到,AI在2D游戏原画概念设计环节也有不错落地,例如多语言翻译、代码的辅助编程或者codereview,数据分析等。

  最省钱的环节主要是素材和2D原画,使用AI后的工作效率和原始的以天为单位的人力工作成果相比,基本可以提效3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