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0 13:27:50 股吧网页版
51家粤商上榜民企500强:腾讯纳税居首,小鹏汽车飙升百余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广州报道

  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广东共有51家粤商入围,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凸显其作为经济大省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其中,广东军团表现亮眼,华为、比亚迪、腾讯跻身榜单前十,分别位列第4、5、6位。全省千亿级企业共12家,涵盖科技、制造、农业与服务业等多领域。

  本届500强入围门槛提升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纳税总额1.27万亿元,超千亿营收企业增至105家,超过5000亿元的企业有11家。

  华为上半年研发投入969.50亿元

  今年的民营企业,更新、更强、更科学。

  从经济收入看,数据更“强”。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较上年增加8家,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较上年增加8家。除此之外,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也迎来了节节拔高。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

  从研发投入看,“科学”浓度更高。今年,民营企业研发费用与强度双增。具体来看,民营企业500强中实际填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而这也带来了专利数量的长足增长,当前500强企业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较上年增长8.23%,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

  报告显示,在研发投入榜单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华为、腾讯、阿里巴巴、比亚迪、吉利控股、小米、蚂蚁科技、百度、美团、宁德时代。互联网公司占据其中半壁江山,腾讯蝉联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腾讯、比亚迪出现在了今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和中国科技50强榜单上,体现出其在创新研发、纳税贡献、结构转型中“六边形战士”的综合能力。管中窥豹,从这三家龙头公司可以看见广东民营经济的“扛鼎之力”。

  8月29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网站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上半年营收4270.39亿元,同比增3.95%;净利润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研发投入969.50亿元,同比增9.04%,占营收22.7%。

  29日晚间,比亚迪也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达3712.8亿元,首次超越特斯拉半年收入;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上半年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增长53%,比同期净利润高一倍,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100亿元。

  此外,华为在5G通信、芯片研发等领域保持全球竞争力,其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15%,麒麟芯片国产化率超90%,昇腾AI性能达世界领先水平。比亚迪坚持高强度研发,近14年中有13年研发投入超过当期净利润,目前拥有超过12万名研发人员。腾讯则凭借2.7万名研发人员,积累专利授权超4.6万项,创新能力持续输出。

  温氏晋升“千亿俱乐部”

  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广东民营企业中,营业收入总额千亿级企业共12家,分别是华为、比亚迪、腾讯、美的、顺丰、格力电器、TCL科技、TCL实业、神州数码、海大、唯品会、温氏。温氏成为“千亿俱乐部”新晋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排名飙升133位,从上一年的441位上升至今年的308位。

  纳税方面,据工商联披露,腾讯以591.87亿元的纳税总额位列第一,比亚迪以超过500亿元的纳税额位列第三位,华为也是纳税大户。据工商联民企500强报告及腾讯年报,2020年至2024年,腾讯累计纳税总额超过了2100亿,近五年平均增幅达到20.1%。

  榜单中,纳税超百亿元企业共24家。500强企业共吸纳就业1109.12万人,近半数分布于汽车制造、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等行业。

  本次榜单中也出现了一批广东民企新面孔,包括,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点金贵金属有限公司、广州美涂士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盈峰集团有限公司、达道工业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等,展现出粤商持续出“新”的蓬勃生命力。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可谓是广东经济的强力引擎。广东民营经济不仅强在“大”,更胜在“活”。数据显示,“四新经济”新设企业占比达41.2%,经营主体数量与结构均领跑全国,总量1904.88万户,同比增长5.43%,民营经济占比96.48%;能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板块增速显著,新质生产力正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