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7 19:20:10 股吧网页版
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坚持耐心换增长 腾讯云出海业务增速较快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操子怡


K图 00700_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操子怡)“今天的全球化竞争,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比拼。”近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现场,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表示。

  自2019年起,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已连续举办多届,成为腾讯从“连接用户”向“连接产业”转变的标志性活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召开前夕,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接受了包括上海证券报在内的媒体采访,围绕企业出海、云厂商竞争等话题,再次重申公司的长期主义定位。

  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四季度加速推进AI战略以来,腾讯累计资本开支已达831.6亿元。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即便面临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9%的高投入压力,腾讯仍实现毛利同比增长2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8%。

  腾讯云出海业务已成增速最快板块之一

  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透露,过去3年的国际业务连续保持比例较高的两位数增长。未来,腾讯云还将新增沙特、大阪两地数据中心,依托遍布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全球加速节点,为用户提供快速稳定、智能可靠的服务支撑。

  “出海不只是云厂商的单独行动,实际上整个中国企业群体都在思考出海策略。因此,我们的出海布局有两重核心:一方面是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助力其参与全球化竞争;另一方面是深耕海外本地市场,服务全球本土客户。”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说。

  他表示,从技术层面看,当前国内云厂商与海外同行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已不存在显著代差。此外,云计算属于供应链密集型行业,中国云计算企业在供应链领域具备独特优势,这一优势也让中企在成本效益层面,有更明显的后发优势。

  “中国云计算厂商对服务品质的重视,让我们在服务领域着力为海外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比如,我们目前已在全球建立九大技术服务中心,可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从客户反馈来看,服务质量仍优于多数国际云厂商。”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补充道。

  东南亚的数据中心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波士顿咨询(BCG)2024年的一份报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数据中心总IT负载容量已从2019年的约0.8吉瓦增长到2023年的约1.7吉瓦,四年内翻了一倍多。BCG指出,2024年起东南亚数据中心产业将进入“第三阶段”,在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驱动下,区域容量有望呈指数级增长。

  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表示,从整体增速来看,腾讯云出海业务目前已成为公司增速最快的板块之一,公司海外本土客户占比正大幅攀升。过去,海外客户以“中企出海”群体为主,而现在,泰国正大集团、印尼GoTo集团等东南亚本土客户也成为公司的重要合作对象。

  坚持耐心换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其中AI云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尤为突出。根据英富曼(Omdia)数据,上半年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2025年预计增长148%,到2030年将达1930亿元规模。

  头部云厂商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堪称“竞赛”: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华为云披露昇腾AI云服务实现6倍增长;火山引擎则保持着营收规模连年翻番的势头。

  “我们始终认为,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业务才是核心。如果单纯为追求收入规模,低价是一种选择。此外也有不少厂商通过大量集成收入拉动增长,不同公司的策略确实存在差异。”在采访中,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再次重申公司更看重的是收入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不参与低价竞争或许让我们失去部分机会,但我们更看重长期发展。”他坦言,“健康可持续”说起来容易,真正坚持却很难。“事实上,当公司面临业绩增长压力,找到坚持的定力并非易事”。

  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表示,腾讯始终在加大研发投入。从2018年产业互联网转型以来,腾讯累计研发投入已达3795亿元。这些研发投入,如今已转化为各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当研发投入持续构建起产品优势后,增长自然水到渠成。如果仅靠短期激进手段换取增长,这种增长注定难以为继。”他强调。

  尽管大模型的技术进步速度超出预料,但身处行业一线的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认为,拥抱大模型AI虽是“必答题”,但对于行业壁垒较高、涉及企业核心关键业务的领域,企业使用大模型的信心尚不足,短期内恐难以突破。

  “我认为企业应用大模型时,首先要积极拥抱;其次在场景选择上可从‘小步快走、快速迭代’起步。因为在行业壁垒高、专业度高、容错度低的领域,应用大模型往往投入大、产出低、风险高。”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