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8 20:36:20 股吧网页版
同程旅行:第二季度收入约46.69亿元,年付费用户数创历史新高
来源:澎湃新闻

K图 00780_0

  8月18日,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同程旅行,00780.HK)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公告。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同程旅行总收入约46.6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经调整净利润约7.76亿元,同比增长18%。

  今年上半年,同程旅行总收入约90.47亿元,同比增长11.5%;经调整净利润约15.63亿元,同比增长28.6%。

  同程旅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平均月付费用户数约4640万人,同比增长9.2%。今年上半年平均月付费用户数约4650万人,同比增长9.2%;年付费用户数约2.52亿人,同比增长10.2%,创历史新高;12个月累计服务的旅客人次约19.91亿,同比增长7.2%。

  同程旅行指出,报告期内,中国旅游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体验式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年轻游客在国内外寻求独特的、沉浸式旅游体验。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始终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关注,并迅速反应以抓住新机遇。凭借用户洞察以及持续优化的产品与服务,巩固了市场地位并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我们深知流量是运营的基石,一直通过多种渠道来努力扩大我们的用户基数。2025年第二季度,微信生态系统依旧是我们重要的流量来源,且我们更加注重提升平台内的运营效率。同时,我们的自有APP仍然是我们获取新用户的核心渠道。面向年轻用户,我们围绕社会热门活动推出了一系列的娱乐性营销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在目标用户中的品牌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自有APP的日活跃用户在2025年第二季度依旧增长强劲,并在五一假期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投放力度,以吸引年轻、注重体验的用户。”同程旅行指出。

  从收入构成上看,同程旅行第二季度来自住宿预订业务的收入约13.71亿元,同比增长15.2%;来自交通票务服务业务的收入约18.81亿元,同比增长7.9%;来自其他业务的收入约7.55亿元,同比增长27.5%。

  同程旅行指出,住宿业务方面,今年第二季度通过积极挖掘周末度假、演唱会及体育赛事等新兴住宿预订场景,推动日均间夜量达到历史新高。此外,公司聚焦高价值用户,加大在低线城市的拓展力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在这些地区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在国际酒店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深化与全球供应商的合作,并加强在中国游客出境游热门目的地的业务布局。

  交通业务方面,由于有效的增长策略和增强的运营效率,第二季度国际机票的业务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近30%。

  值得一提的是,同程旅行在业绩报告中表示,第二季度公司的度假业务持续受到东南亚安全问题的影响,收入同比下降8.0%,录得6.62亿元。

  在用户构成上,同程旅行的报告显示,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非一线城市居民已逐步成为旅行消费的主力军。同程旅行平台上超过87%的注册用户来自于中国非一线城市。

  “第二季度,在强劲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发展轨迹。进入暑期,我们观察到消费者的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同程旅行表示,“我们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中国政府愈发重视旅游业发展,并将其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且正朝着数字化方向进行战略转型,这些为行业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游客的偏好也在发生转变,从以休闲为主的传统出行转向更具体验感和沉浸感的出行方式,从而推动新型旅游场景的出现。另外,鉴于签证政策不断简化、国际航班运力持续恢复及出境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我们对中国出境游市场的增长潜力仍然充满信心。”

  展望未来,同程旅行表示:“我们将持续深耕核心在线旅游平台业务,努力提升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在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我们将紧抓机遇,全力推进出境游业务,从而提升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我们亦将强化酒店管理业务以提升我们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影响力,这对我们的长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此外,我们将继续寻求与我们战略目标一致的机会,以支持公司的未来增长。最后,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践行企业治理、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为利益相关者创造长期价值。”

  同程旅行CEO马和平表示:“今年上半年,大众旅游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特别是非一线城市消费力的提升,为同程旅行的高质量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程旅行长期看好大众旅游市场,未来将继续打造更优质、更智能的产品服务,帮助更多普通人实现旅行梦想。”

  截至8月18日港股收盘,同程旅行报19.66港元/股,跌0.2%。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