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大指数早盘冲高回落,午后强势回升。
盘面上,半导体芯片股继续强势上涨,华虹半导体涨超11%,股价再度刷新历史新高,中芯国际涨超3%亦刷新历史高价;现货黄金升破3860美元,年内累涨超47%,黄金股多数上涨,铜业股涨幅相对强势;生物医药股、航空股、高铁基建股、苹果概念股、锂电池股表现活跃。
另一方面,据报OPEC+计划11月再次提高石油产量,国际油价下挫,三桶油集体下跌,中国石油股份跌3%,濠赌股、家电股、内银股、煤炭股、电信股、纸业股纷纷下跌。
此外,3只新股集体大涨!西普尼飙升244.59%,紫金黄金国际大涨65.81%,博泰车联劲升45.61%。
板块聚焦
铜业股继续飙升,全球铜矿扰动事件频发,机构称铜供需平衡表大幅改善
消息面上,近日,自由港宣布旗下印尼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事故严重破坏开采设施,预计2026年铜产量将下降约35%,较原计划减少27万吨。今年以来,刚果(金)Kamoa-kakula铜矿因矿震减产15万吨,智利国家铜业旗下埃尔特尼恩特铜矿也因坍塌事故停产。美银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现时全球三大铜矿均出现经营问题,预计今明两年实际产量将低于原先预期。
华泰证券则表示,2025年以来铜矿扰动事件频发,大部分扰动在短期内解除、导致的供给减量有限。该行表示,展望2026年,预计Kamoa-kakula铜矿与Grasberg铜矿合计造成的供给减量可能达40万吨产量,有望抵消全球铜矿全部增量,铜供需平衡表大幅改善。叠加市场对AI相关基建铺开将驱动铜需求的预期、铜矿扰动频发、全球财政货币宽松环境、金价对铜价有一定拖拽作用,判断铜价行情或启动。
医药股表现强势,机构称药品关税对产业链影响有限,后续关注ESMO大会等催化剂
消息面上,特朗普近期宣布,10月起对所有品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除非该制造商正在美国境内兴建生产设施。此关税政策不适用于仿制药、生物相似药及原料药/API等中间体。交银国际认为,这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影响有限,无需过度担忧。
该行指出,当前自主出海品种多在美自建产能或已将生产外包给美国本土CMO,而大部分国产创新药出海采用BD模式;出口产品以原料药/生药原液为主,暂不受影响,制剂/成品药出口比例较低,下游MNC客户投资建厂尚需时日,短期内对CXO订单直接冲击有限,长期来看政策变动也可能影响其建厂节奏。后续催化剂包括: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医保谈判结果及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0-11月公布。
锂电股继续走高,已有宜春涉锂矿企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强劲
消息面上,对于江西宜春8家涉锂矿山企业变更储量报告工作,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本周,国轩高科提交的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审批,选矿试验和工业论证、开采设计与生态修复方案一并获得通过。另据透露,与国轩高科一同提交报告并通过的企业还有宁德时代。对于该消息,国轩高科方面表示属实,宁德时代方面未进行正面回应。根据宜春市自然资源局7月发布的文件,矿企后续还需继续完成办理采矿许可证矿种变更、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等相关工作。
而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此外,根据《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继续看好储能、锂电板块景气度抬升。
牧业股继续走高,奶牛产能去化或近尾声,机构称奶肉联动模式企业盈利能力突出
消息面上,原生态牧业公布,与控股股东中国飞鹤订立协议,于2026至28年向其供应原料奶,建议年度销售额上限分别为31亿元人民币、34亿元及37亿元,占总收入的96%;拟供应的原料奶售价将不逊于集团独立第三方客户所提供之售价。
天风证券指出,当前奶牛产能去化或近尾声,Q3青贮收购带来的资金压力可能推动出清边际加速,原奶价格有望触底回升;牛肉价格或迎拐点,但因资金/信心/环保等多重因素影响补栏积极性,其后续涨幅与持续性可能超预期。具备母牛资源或采用“奶肉联动”模式的企业,盈利能力更加突出。建议关注优然牧业、中国圣牧、光明肉业、现代牧业、澳亚集团等。
机构研报
招商证券国际:港股震荡加剧,聚焦AI+与有色金属两大结构主线
招商证券国际发布研报称,港股短期震荡加剧,但长期向上趋势不变,建议聚焦结构主线而非指数点位。
上周(9/22-9/26)港股市场普跌,主要指数中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下跌1.58%,AH溢价大幅扩大至120。分行业看,上周港股大类产业涨少跌多,仅原物料板块上涨,综合、地产建筑、必须性消费领跌。微观资金面:港资净流出、南向及外资同时净流入。1)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440亿港元,主要流向非必需消费、资讯科技方向;2)外资透过 ETF净买入5.55亿美元;3)香港本地 ETF 也净流入77亿港元,年初至今合计净流入596亿港元。
该行表示,AI科技和有色金属是两大核心主线,AI领域首选阿里巴巴-W(09988)(具备全栈AI能力),有色金属关注铜价上行机会。增配困境反转板块(如必需消费)、高股息策略和超跌创新药优质标的,避免持仓过度集中风险。
中金:国庆出游景气度同比提升,消费有望延续回暖趋势
中金发布研报称,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共计8天,2024年为7天,叠加更加灵活的前后拼假策略,催生更为活跃的消费窗口。
报告指,《拼假》延长国庆高峰,出游景气度同比提升。据航空产业网预测,2025年国庆期间中国航班总量达13.9万班次,同比增5.7%,其中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的94%,日均旅客运输量224.7万人次,同比增6.4%,其中国内和国际分别同增6.1%/9.2%。据飞猪数据,游客希望利用长假探索更多城市,多目的地串游趋势崛起,飞机+高铁混合出行方式增长显著,该行预计亦将带动国庆假期延续人均消费金额提升趋势。
报告指,截至9月22日,美团00后年轻游客预订占比62%,平台预测年轻人偏好的文物游、国门游、民族妆造体验、演唱会与音乐节等将掀起新潮流,博物馆周边酒店、美食搜索热度同比大幅提升,新疆、黑龙江等边境旅游地订单量快速提升,国门景区、博物馆等正成为文旅IP,文化消费、体验消费更加受青睐。
另外,根据文旅部官网,各地将在消费月期间发放超4.8亿元人民币的消费补贴,该行认为将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带动假日消费扩容提质。
该行重点推荐,悦己消费长期布局,推荐潮玩赛道及电子烟等板块,如泡泡玛特(09992)、布鲁可(00325)、思摩尔国际(06969);布局国货崛起演绎趋势,推荐美妆、个护赛道,如毛戈平(01318)、巨子生物(02367)、上美股份(02145)、上海家化(600315.SH)等;关注政策催化的受益板块,如内需政策支撑叠加旺季催化下的零售板块等。
个股掘金
赣锋锂业:赣锋锂电拟增资25亿元,此前已启动分拆上市论证工作
消息面上,近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为提升赣锋锂电的综合实力,助力公司锂生态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布局,赣锋锂电拟引入投资人,共同对赣锋锂电以货币方式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人民币3元/1元注册资本,增资金额合计不超过人民币250,000万元。因部分其他投资人内部审批决策流程及进度不同,最终投资主体将在其内部审批决策通过后,与公司在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增资额度内协商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据固态电池产业链报道,赣锋锂电此前已启动分拆上市的论证工作,此次增资将为其分拆上市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通过引入外部投资人,赣锋锂电可以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治理水平,为未来独立上市打下良好基础。可查资料显示,赣锋锂电此前多次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包括2022年引入小米产投、极目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方。赣锋锂电注册资本为250890.8万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涵盖锂离子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储能电池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赣锋锂业持有赣锋锂电81.65%股权。
脑动极光-B:脑机接口产业迎政策催化,公司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具先发优势
消息面上,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药监局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中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据了解,脑动极光核心产品是脑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系统,为中国首款获得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公司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其核心产品系统具备虚拟人技术和AI技术等独特技术优势。作为中国首家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具有先发优势。其核心产品已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且公司已成功帮助超过120家医院在中国建立认知中心,其中包括多家获得 “国家医学中心” 认证的领先医院,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可及性和市场推广。
中国中冶:机构称矿产资源丰富的建筑企业价值亟待重估
消息面上,国盛证券表示,今年在经济筑底,美联储降息周期背景下,金、铜等主要金属价格震荡上行,有色板块持续大涨,矿产资源丰富的建筑企业价值亟待重估,重点推荐中国中冶H。兴业证券指出,矿产资源赋能,有望提升公司估值。公司现有海外矿山7座,主要集中在镍、钴、铜、铅、锌等金属品种。其中重点矿产资源: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受益于探矿权范围内的勘探找矿成果,该项目估算保有镍资源量进一步增至211.46万吨、钴资源量增至21.94万吨;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该项目估算保有铜资源量179.13万吨;此外,巴基斯坦锡亚迪克铜矿项目、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开发有序推进,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较大弹性,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晶泰控股:AI制药商业化加速落地,机构看好公司商业模式
消息面上,今年8月份,晶泰控股公布与DoveTree合作协议最新细则,有望获得最高58.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创下AI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的新纪录。9月,公司完成新一轮配售筹集26.53亿港元,将用于产品迭代升级与研发能力提升,主要包括机器人实验室技术升级、AI平台能力升级以及新型模态平台打造,以及产品商业化与业务拓展、投资收购、人才引进与资金补充。
广发证券表示,晶泰定位为AI驱动药物研发的第三方服务商,同时服务于药企与Biotech公司,管线以合作为主,强调技术中立性,而非把客户锁在某个大药厂的生态里,对客户来说更像是技术供应商。基于数据安全与生态考虑,药企和Biotech公司更倾向与独立的第三方厂商合作,因此,像晶泰这样的第三方AI制药平台有望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角色。随着AI在药物发现过程中的渗透加深,第三方平台的价值将持续放大,长期来看,其商业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潜在市场空间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