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咖啡店店员忙到崩溃,消费者只需几元甚至“零元”就能买到一杯现制饮品的补贴大战过去了。
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回应近期外卖平台补贴争议。王秋苹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外卖行业竞争情况,要求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体验;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
这个炎热暑期,美团、阿里、京东的补贴狂欢,给原本就热闹的现制水饮市场再添一把火,并推高了现制饮品行业的半年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瑞幸咖啡、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茶百道、沪上阿姨、奈雪的茶7家上市茶饮咖啡品牌合计营收达到550亿元,同比多卖出135亿元。
只是,光鲜的成绩有多少是补贴“堆”出来的?在监管“刹车”后,这样的成绩还会保持吗?
短期狂欢背后,业绩可持续性待考
过去几个月里,外卖平台补贴大战不断升级。2月,京东强势宣布入局外卖。4月底,淘宝上线“闪购”功能,加入混战。5月底,美团CEO王兴在美团第一季度电话会议上强势回应“将不惜代价赢得竞争”。
战火最集中的,正是高度标准化、单品结构简单、能快速承接流量的现制茶饮咖啡领域。原本定位在不同价格带的奶茶品牌,补贴后价格几乎都跌穿10元线。茶饮品牌的价格体系被彻底打乱。
补贴推动了消费侧短期繁荣。对消费者而言,一杯奶茶可能只需几元甚至可以“零元购”;对门店而言,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外卖小票堆成山、工作人员累哭、接单软件响不停的场景成为2025年“秋天第一杯奶茶”节日的缩影。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带来的“战绩”,也被写进了现制茶饮咖啡品牌们的半年报里。
2025年上半年,瑞幸总净收入212.24亿元,同比增长44.6%,净利为17.76亿元,上年同期为7.88亿元。在外卖补贴愈演愈烈的第二季度,瑞幸的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31.6%。古茗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利润超去年全年。

数据来源:财报数据、公司公开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细节显示,推动上半年营收增长的动力,并非单一的“补贴效应”,而是多重因素叠加。
首先是扩店红利。比如蜜雪冰城在半年内净增门店超过5700家,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比例已提升至57.6%,成为业绩增长的“硬核支撑”,古茗也在上半年实现门店数破万。其次,不少茶饮品牌单店效能在提升。比如茶百道平均单店销售额在上半年提升,奈雪的茶2025年上半年营收没有超过去年同期,但平均单店日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升4.1%,日均订单量从265.9单增至296.3单,其在新一线城市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增长超过9%。
此外,从上述7家上市茶咖品牌来看,外卖流量带来的红利并非“雨露均沾”:门店数更多的瑞幸、古茗、蜜雪冰城上半年营收增速惊人,而奈雪的茶营收下滑,茶百道增速放缓。拥有庞大门店网络和极致效率的品牌显然获益更明显。
不过,亮眼数据背后也有着隐忧。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单量带来的业绩增长,其可持续性存疑。因为财报里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补贴驱动的单量之上。
平台大额补贴暂停,茶咖品牌下半年拼什么?
9月9日,针对近期外卖平台补贴争议,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及时约谈主要外卖平台,相关平台快速响应,集体发声,承诺严守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外卖行业竞争情况,要求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体验;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推动平台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提高骑手权益保障,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对于茶饮行业而言,这一政策信号意味着,依赖补贴催化的销量高增长很可能难以复制,也意味着流量红利的拐点或许已经来临。
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高度标准化,单品结构简单、生产速度快的茶咖领域,其更深层次的挑战还是在供应链、门店数量、创新能力三方面的考验。
“外卖补贴像一针强心剂,带来的是短期爆发,但未必等于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增长。补贴大战让消费者习惯了低价,如果暂停补贴,一杯原价20元的奶茶再度回归真实价格,那消费者频繁下单的可能性会降低,行业可能会看到单量断崖式下滑,短期内会很难受。”林岳说。
过度依赖外卖补贴也不利于加盟门店健康运营。在今年“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狂欢节中,记者走访、采访多家茶饮咖啡门店,不少加盟商、业界人士表示,外卖补贴抢走了大量堂食订单,而后者才是门店的利润所在。

“秋天第一杯”奶茶狂欢节,正在工作的店员每经记者王紫薇摄
一杯现制茶饮到店点单(小程序下单、到店点单)的门店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在外卖平台点单后,门店实收率往往大打折扣。在没有平台补贴的情况下,一般一家门店堂食与外卖的订单比例保持在5∶5或4∶6,门店能维持80%至90%的整体实收率。但“秋天第一杯奶茶”当日,就记者走访情况来看,外卖单量占比基本超过90%。
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在古茗2025年半年报业绩会上强调,今年7月起,古茗将战略重心放在堂食上,并表示将优化单店经营效率,提高复购率和产品单价,以抵御外卖流量波动的冲击。
蜜雪冰城仍在加码下沉市场,加大对二线及以下城市的覆盖。数据显示,上半年蜜雪冰城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已占总门店比例的57.6%,同比增加5707家。海外市场也是跑马圈地的另一战场。霸王茶姬开始布局菲律宾市场,蜜雪冰城则持续深耕中亚、印尼和越南。加码国际市场成为头部品牌的新共识。
此外,头部品牌普遍加强数字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利用数据洞察消费者需求、优化库存和配送效率,提高毛利率和复购率。有分析指出,长期来看,能在供应链、产品力和品牌运营上形成闭环的企业,将在补贴退潮后占据优势。
短期的高增长成绩单虽耀眼,但品牌最终还是要回归长期主义。告别补贴,茶饮品牌必须回归商业本质,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健康、可持续的增量,在新的市场开疆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