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华润医疗(01515.HK)在港交所公告,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将同比下降20%至25%。
若剔除从燕化IOT协议中收到的一笔约2.1亿元的一次性收益(包含管理费和供应链损失赔偿款项)及其相关企业所得税,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预计同比下降55%至60%。

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医保次均费用的降低导致旗下医疗机构的经营利润下滑,以及公司逐步退出IOT(投资-运营-移交)业务,使得该部分的利润贡献减少。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继续优化收入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控制成本,以提高经营效益。
二级市场上,8月4日开盘,华润医疗股价大幅跳水,截至发稿,股价跌超16%,报3.72港元/股。

资料显示,华润医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医疗”)是内地和香港两地资本市场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医疗上市公司,是华润集团全资子公司——华润健康集团的唯一上市平台。现有医疗机构105家,其中三级医院13家,二级医院22家,运营床位数合计20000余张,业务覆盖10个省(区、市)。
2024年,公司实现收益为98.55亿元,同比下降2.5%;母公司拥有者应占年度利润为5.66亿元,每股盈利由0.2元增至0.45元,增幅为125%。
自2025年6月19日起,华润医疗董事会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动。
宋清退任执行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授权代表,接替他的是于海,后者同时担任公司总裁。于海于2023年2月加入公司,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任期至2026年2月26日。于海并不领取董事报酬,而是根据其职务和责任领取薪酬。
独立非执行董事邝国光也已退任,并由罗咏诗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委员及提名委员会委员。罗咏诗拥有丰富的企业治理和旅游服务经验,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委任函,年薪为30万港元。同时,傅廷美被任命为审核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