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广东金融监管局发布了多则行政许可批复,同意江门农商银行吸收合并龙川融和村镇银行、饶平融和村镇银行;同意顺德农商银行吸收合并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广州番禺新华村镇银行、江门新会新华村镇银行。
更早前的6月,广东金融监管局还批复同意了广州农商银行吸收合并中山东凤珠江村镇银行、东莞黄江珠江村镇银行。
今年以来,广东已有9家村镇银行获批吸收合并,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总和,进程整体加快。
事实上,广东加速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早于年初定下基调。今年1月,广东金融监管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央地协同,打好高风险机构处置攻坚战。协同加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进程,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推动“摘帽”机构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年内9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
据南方财经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广东已有9家村镇银行获监管批准被吸收合并,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总和。2024年,广东共有7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
从吸收合并主体来看,广州农商银行、顺德农商银行成为广东今年村镇银行吸收合并的主力军。其中,今年6月5日,广州农商银行获批吸收合并中山东凤珠江村镇银行、东莞黄江珠江村镇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将承接上述两家村镇银行的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一切权利义务,并改建为该行分支机构。
此外,在该行6月13日举行的2024年股东大会上,该行股东审议通过吸收合并旗下兴宁珠江村镇银行、江门鹤山珠江村镇银行、深圳坪山珠江村镇银行的议案,但相关工作仍需获得监管批复。若以此计算,广州农商银行拟吸收合并的村镇银行将达5家
顺德农商银行年内则相继获批吸收三水珠江村镇银行、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东莞常平新华村镇银行、广州番禺新华村镇银行、江门新会新华村镇银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顺德农商银行并非上述多家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亦非持股股东。这与过去一段时间由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旗下村镇银行的惯例有所不同。其中,三水珠江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是广州农商银行,佛山南海新华村镇银行等另外4家村镇银行主要发起行则系安徽马鞍山农商银行。
业内人士认为,前述两家农商银行或意在通过吸收合并村镇银行,并改建为分支机构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其在广东省内的业务版图。
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例,目前该行设立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于广州、清远、佛山、河源等地,若完成前述村镇银行吸收合并工作,该行将在东莞、中山、兴宁、江门、深圳新增5家异地机构。
多个“首例”在广东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过程中,广东继续走在探索的前列,先后落地全国首个城市行、农商行“村改分”案例。
2024年4月,广东南粤银行获广东金融监管局批准,收购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随后,南粤银行全面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机构网点、权利义务,设立南粤银行中山分行,成为全国首例完成“村改分”的村镇银行改革案例。
同年6月,东莞农商行获批吸收合并惠州仲恺东盈村镇银行,并改建东莞农商行惠州分行,成为全国农商行首例“村改分”。
业内人士指出,相较“村改支”,“村改分”将村镇银行改制为分行后,业务范围更广,可提供更多服务,对于新成立的机构而言,“村改分”更有利于其做大做强,拓展新市场,因此更具吸引力。随后,全国多地相继涌现多个“村改分”案例。
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入2025年以来,村镇银行改革化险也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提速之势。据南方财经记者统计,截至7月16日,全国范围内被合并吸收的村镇银行已经超百家,相较2024年、2023年同期,增量明显。此外,今年以来,村镇银行改革进程中还出现了首次跨省“村改支”“村改分”、国有大行首次入局兼并重组队伍等新案例。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速度将加快,村镇银行数量将逐步减少。下一步,应对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出台指导性意见,引导村镇银行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化解风险,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