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无锡报道
在全球两轮电动车产业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其中,三分之一的两轮电动车产量,都来自无锡市锡山区。
作为“中国电动车之乡”,锡山区的两轮电动车产业自2000年初起步,至2024年集群营业收入规模已达到667.6亿元。
其间,出海扮演了重要的增量角色。2024年,锡山电动车企业全年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6.1亿元,占电动车外贸总出口的七分之一。
从2020年锡山区两轮电动车整车出口额首次破1亿美元,到2025年上半年锡山区两轮电动车整车出口额达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5%,电动两轮车何以从锡山走向世界?
出海风起
2020年后,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进入快速出海阶段。在锡山区,两轮电动车产业的“链主”企业——雅迪电动车,于2021年正式启动大规模出海战略。
雅迪科技集团执行董事沈瑜回忆道,两轮电动车行业原来大部分都在国内发展。但最近几年,一方面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另一方面国内电动车监管政策趋严,不少城市限制电动摩托车上牌、上路。因此,两轮电动车企业逐渐将产能向国外转移。
中国两轮电动车出海,也受益于中国电动汽车的出海进程。沈瑜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较快取得成功,尤其是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快速扩张,也为两轮电动车进入当地市场铺平了道路。
由于东南亚油摩市场空间大,两轮电动车替代油摩有较大增长潜力,雅迪将海外布局战略重点放在了东南亚市场。
“在海外市场,路况、消费者身高、生活习惯有所不同。比如中国主要是代步需求,印尼的B端市场需求比较大,需要在动力、续航里程上进行调整。”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家中介绍道,该公司从产品适应性出发,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以开发适应当地的产品;而后才是建立生产基地,目前雅迪在海外设立了越南、印尼、泰国、墨西哥共4个基地。
沈瑜指出,当前两轮电动车出海的重点是去当地建立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网络,两者是销量增长的根本因素。“之所以日本的燃油摩托车品牌在东南亚做得好,是因为在偏远地区也有本田、雅马哈的售后服务点。我们也在往这条路上走。”
电动两轮车出海需要完整的本地配套。雅迪计划打通海外产业链,从研发、生产、销售、售后都在当地完成,一方面能够匹配当地需求,另一方面缩短研发周期、交付时间,降低成本。
“我们现在从购车、金融、租赁、服务,到充电系统、换电系统以及二手车交易链,都在建立体系,从单一的‘走出去’到做品牌、做生态。”王家中指出。
“抱团”出海
紧跟产业出海步伐,2022年,锡山区成立了锡山区电动车对外贸易协会。
“专门针对外贸成立协会,在行业协会里并不多见。”锡山区电动车对外贸易协会副秘书长张自强介绍道,10多年前,锡山区电动摩托车出口额约2000万美元,而2025年有望突破4亿美元,翻了20倍。
在两轮电动车出海中,海外仓是关键一环。
相较于直邮模式,海外仓模式是指卖家提前将商品批量运输到海外仓库存储,当收到订单后再从海外仓直接发货给当地买家,可极大缩短物流的时效,一般地区可以做到次日到一周内完成投递。
但海外仓建设成本较大,仅头部企业有能力自建。目前,锡山已有雅迪、台铃等7家电动车企业在9个国家布局了14个海外仓,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面向中小型企业,今年3月,锡山首批6个电动车全球公共海外仓签约启用,帮助更多企业缩短物流时长、加快响应订单需求。
在海外仓之外,锡山也积极在边境上建中转仓。如在9月上旬,锡山区党政代表团带领雅迪、新日、台铃等区内电动车头部企业赴新疆克州考察,“克州—无锡电动车中亚贸易中转仓”于期间揭牌。
沈瑜指出,阿合奇县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离中亚较近。锡山区“抱团”出海,通过在阿合奇县建立中转仓,企业可以以配件的方式将两轮电动车发过去,在中转仓委托其他企业组装完后再发往中亚。“我们原来在那边没有仓库,从无锡发货过去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时间较长。”
据悉,在该中转仓的支持下,将产品运至中亚市场的运输周期将缩短3至5天,降低物流成本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