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17:53:50 股吧网页版
最高114亿美元!10月创新药BD密集落地 一图速览月内交易情况
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10月以来,创新药BD交易(Business Development,授权、合作开发等)集中落地,板块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10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信达生物公告,将与日本武田制药(Takeda)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IBI363,并按照40/60比例(信达生物/武田制药)分担开发成本;双方将在美国共同商业化IBI363,并按照40/60比例分配美国市场利润或损失。

  根据协议,信达生物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其中包括通过战略股权投资获得的1亿美元。信达生物还有权获得合计最高达102亿美元的潜在开发与销售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刷新了中国医药行业的BD交易纪录。

  除了信达生物外,月内另有多家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公布了最新的BD交易情况。如10月16日—10月17日,汉森制药、维立志博、奥赛康及甘李药业均宣布了最新的BD交易,涉及总金额在0.96亿美元到15.3亿美元不等。

  非上市公司方面也有多家公司宣布了BD交易情况。例如新三板挂牌公司普瑞金10月17日宣布,与吉利德旗下Kite达成合作,普瑞金有权并已获得总计1.2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望获得最高15.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成。

  此外,海和药物10月16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I3Kα抑制剂瑞索利塞(CYH33)达成日本地区独家许可协议,这是海和药物与日本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继谷美替尼后的又一次合作,围绕瑞索利塞在日本的开发、生产与商业化展开。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截至8月27日,2025年国产创新药BD出海在全球创新药BD中的项目数量占比超过15%(2019/2024年3/13%),披露总金额占比超过50%(2019/2024年1/28%)。中国创新药项目的价值重估已经在出海交易层面启动,且随着研发推进,达成对外授权的国产创新药有望陆续登上商业化舞台、分享海外市场收益。

  华福证券认为,节后的市场波动主要源于长假效应下的资金获利了结和其他板块行业的吸水。同时,部分BD项目预期回归理性后,短期市场预期被提前消化,导致股价出现调整。创新药行情的核心正从广泛的估值修复,转向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兑现能力。真正具备卓越的临床数据、强大的商业化能力以及成功的出海潜力的公司,将成为未来的赢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