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16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5%。
在细分业务中,小米汽车表现抢眼。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213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206亿元,二季度交付新车达81302辆,同样创历史新高。智能电动汽车的ASP由2024年第二季度的每辆228,644元上升10.9%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每辆253,662元,主要是由于交付ASP较高的Xiaomi SU7 Ultra所致。
在盈利能力表现上,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6.4%,但经营亏损仍达到3亿元。
汽车业务的抢眼表现来自于其在售车型的热销。财报中提到,2025年6月,小米首款SUV产品Xiaomi YU7系列正式发布,起售价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和32.99万元。Xiaomi YU7系列发布后收获强劲的订单需求,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0,000辆。
小米汽车公布的7月交付成绩单显示,其单月交付量首次超3万辆。“小米坚定不参与价格战和内卷,当前首要任务是尽快交付手中订单。”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米上半年累计交付15.7万台汽车,其汽车平均含税单价已达28万多,产品结构与打价格战或内卷的产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价格战等对小米影响不大。
尽管目前面临亏损,但小米集团也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单月盈利目标。此前,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曾表示,“小米汽车业务预计将于今年三四季度盈利”。卢伟冰在本次电话会上也再度表态,小米汽车业务有望于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但其同时强调,在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小米在新业务累计投入费用超300多亿元,累计亏损达300多亿元。“目前虽可能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但要实现全面盈利或累计盈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卢伟冰在业绩会上提到了小米汽车另一项战略规划:拟于2027年进军欧洲电动汽车市场。
对于小米汽车的市场前景,多家证券机构给出了积极评价。华兴证券称,SU7 Ultra车型显著提升产品结构,尽管6月交付因YU7上市筹备短暂放缓,但7月已重回3万辆以上。随着产品结构优化,三季度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扩大。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强调,YU7需求旺盛及SU7 Ultra持续发力,电车业务基本面风险有限,预计下半年将实现盈利。
“小米对汽车业务持续成长有信心,现有目标是做好交付,并坚定不移要完成年初设定的35万台交付目标。”卢伟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