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营收2272.4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15.06亿元。其中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下称“汽车等业务”)营收398.43亿元,经营亏损约8亿元。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小米集团内部人士在近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汽车等业务有望提前实现盈利。此前集团董事长雷军称小米汽车业务将在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盈利。小米有望成为最快(汽车业务)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小米新车在加速生产交付。8月17日,一位小米YU7车主对记者表示,本来预计9月交付的YU7已提前一个月提车。在官方小程序上,目前小米SU7交付日期在34周以上,小米YU7交付日期在41周以上。
时代周报记者向小米集团方面了解最新汽车产能情况,对方并未作出说明。今年前6个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15万辆,全年交付目标为35万辆。
最快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随着汽车等业务的增长,小米集团交出了历史上表现最好的中期报告。
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整体营收2272.49亿元,同比增长38.23%;净利润215.06亿元,同比增长69.78%。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45%;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0%。2024年上半年,小米营收为1643.95亿元,净利润为126.67亿元。
小米汽车等业务增幅显著。上半年小米汽车等业务营收398.43亿元,超过该业务去年全年327.54亿元的营收。去年同期,这项业务营收为63.69亿元(小米汽车于去年二季度开始交付),今年同比增长625.58%;上半年该业务合计经营亏损8亿元,去年全年净亏损62亿元。
此外小米汽车等业务今年一季度毛利率23.2%,二季度增至26.4%,去年二季度为15.4%。
小米汽车上半年销量超过15.75万辆,去年全年销量是13.69万辆。

小米YU7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今年6月26日,小米集团推出了首款纯电SUV车型——小米YU7,售价25.35万-32.99万元。这款车型从7月开始交付,因此销量未计入上半年数据。如果将7月计算在内,小米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辆,今年累计交付超18.79万辆汽车,是全年目标的53.69%。
雷军表示,小米的汽车业务亏损正在逐步收窄,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这将使小米成为(汽车业务)最快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时代周报记者从接近小米的人士了解到,实际上汽车业务盈利速度可能更快。“(财报中的)汽车等创新业务还包含芯片等业务。不考虑这类业务的话,汽车业务能更早盈利。”其称。
内外挑战犹在
靓丽的财报背后,小米汽车业务依旧面临着内外压力。
在内,产能限制依旧存在。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一期制造基地年设计产能15万辆。二期基地投产后,合计产能将达到30万辆/年。小米汽车今年全年交付目标是35万辆。
今年5月以来,多家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二期制造基地建设完成,将投入生产。但时代周报记者向小米方面核实这一信息,未获答复。
在二期项目消息传出之前,小米SU7交付周期平均在30周以上。不少用户支付定金后,有长达半年的等待期。而在6月底小米发布第二款车型小米YU7后,等待期再次延长。
小米汽车方面数据显示,小米YU7上市后18小时就获得24万个定单,远超一期基地的年设计产能。无论二期基地是否投产、实际产能如何,爆发式增长的订单再度拉响了产能警报。
从终端市场来看,小米汽车正在努力提高生产、交付速度,不少车主表示自己提前拿到新车,比预计交付日期早了数周。“原本官方预计我能在9月提车,但现在提前一个月就拿到新车了。”8月17日,一位小米YU7车主对记者说。
目前小米YU7系列最快交付周期是41周起,最长周期是58周;小米SU7交付周期则是在34-41周。
小米汽车加速提产的同时,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不会给它太多时间。
在小米YU7上市后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多个品牌推出了同级同类产品,如同为中大型纯电SUV的理想i8、乐道L90等;在今天,特斯拉Model Y L也正式上市,车身加长、空间增大;月底前,华为智选车体系下的纯电问界M8、新款智界R7也要登场。
在分析人士看来,提升产能是小米汽车的当务之急。不过从长期来看,小米汽车也需要加快完善产品布局、进入细分市场,这样才利于稳固当前的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