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间,小米集团(HK01810)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4%,连续2个季度突破百亿。
具体来看,手机×AIoT分部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大增66.2%;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0.1%。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同比劲增234%,创历史新高。
不参与家电行业的价格内卷、不在意短期排名
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大盘整体承压,但小米智能手机业务依旧实现了积极突破。国内市场方面,继第一季度出货量重返中国第一后,第二季度小米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市场份额为16.8%。国际市场方面,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在整体智能手机销量中的占比达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4000-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为24.7%;5000-6000元价位段实现显著突破,市场份额15.4%,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手机业务毛利率环比下降,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解释,主要原因在于今年手机行业成本显著上涨,自二三月份起,建筑材料出口管制推高其价格,叠加各品牌普遍提升手机电池容量,多重因素共同加剧了手机成本压力。不过,随着第四季度新品集中上市,预计手机业务毛利率有望实现回升。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持续高增长,其中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第二季度,小米空调产品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60%;冰箱产品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速超过25%;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45%。
大家电更具爆发性,小米空调业务成为二季度市场竞争焦点之一。卢伟冰今年3月表示,“小米空调2024年是中国市场第四名,今年目标坐稳第三名,最近提出2030年目标,在中国市场空调要做到数一数二。虽然目标蛮难,但我认为小米机会很大。”
近日,小米空调跃居“中国空调销量第三”“小米空调7月线上销量超格力”的信息此起彼伏。当晚,小米业绩电话会上,卢伟冰表示,今年上半年大家电价格战比较激烈,很多“老大哥”对小米比较重视,下起手来也不是很轻,但小米扛住了价格战的冲击,空调实现了量价齐升。
“小米不参与家电行业的价格内卷、不在意短期排名,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排名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长期的格局会不会改变,长期的胜利会不会在小米这一边。”卢伟冰认为。据悉,今年下半年,小米集团家电工厂将投产。
互联网服务收入稳步增长,尤其是境外互联网收入增长提速。截至今年6月,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7.31亿、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达1.85亿;截至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数达9.89亿,均创历史新高。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有望于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
6月26日晚间,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定价25.35万元起,开售后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24万台。YU7开售后小米汽车用户结构进一步优化,YU7开售初期锁单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30%,比SU7同期高4.5%;苹果用户占比52.4%,比SU7同期高4.4%。
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突破200亿元,开始步入规模化增长快车道。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攀升,单季交付81302台,截至7月10日,小米汽车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7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季度YU7尚未开始交付的情况下,上半年小米汽车交付量已超15.7万台。Q2小米汽车业务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卢伟冰表示,有信心完成35万辆小米汽车的全年交付目标,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有望于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
此外,本季度小米成功实现从高端到超高端的关键突破。据易车网数据,售价52.99万元起的小米SU7 Ultra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摘得50万元以上轿车、纯电销量双第一。
第二季度,小米首个AI眼镜发布。小米集团表示,销量远超预期,京东平台好评率超过98%,电致变色版全渠道缺货,目前正抓紧补货,加速产能爬坡。
在芯片领域,小米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搭载该芯片的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 Pro、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 Ultra和小米平板7S Pro在二季度先后上市。
第二季度,小米研发投入达78亿元,同比大增41.2%,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将投入300亿元。大规模的底层技术投入,驱动小米在汽车、芯片、AI等创新业务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突破。
国金证券认为,经过多年积累,小米已逐步构建起优质且深厚的用户资产,可支撑并引领高端化的技术能力,小米“人-车-家”全生态产品与服务组成的三维壁垒,有望带领小米持续释放增长动能,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