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深夜,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而被辞退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位。此后,王腾接连两天通过社交网络公开回应辞退传闻,并表示“没有窃取公司机密出售,没有收人钱财。有失职行为,在深刻反省中,但没有做违法行为”。
王腾被辞退的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大众关注。作为一位科技大厂管理层的年轻核心人物,其职业生涯却因触碰企业保密红线骤然转折。在这背后,凸显了科技大厂严守保密“高压线”、日益强化企业合规管理的趋势。同时,该事件也为行业流行的“泄密式营销”敲响了警钟。
高管“动不动泄密被罚款” 小米动真格
9月8日,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内部邮件通知,通知显示,公司查明“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小米集团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小米集团诚信廉洁守则》等制度规定,公司决定给予王腾辞退的处分”。9月8日深夜,王腾在微博中发表声明:“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一位科技大厂高层的去留为何引来那么高的关注?除了所在公司的光环外,“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的原因更受关注。此前,王腾曾被雷军公开点名“动不动泄密被罚款”,还曾因泄露新手机的发布时间被内部判定为二级泄密,将其年度晋升取消并扣除绩效奖金。此次,小米终于动真格了。但截至发稿时为止,小米官方未发布关于王腾被辞退的具体原因。
科技大厂保密防线日趋严格
王腾被辞退事件折射出的科技大厂保密防线日趋严格的大趋势。小米在内部邮件中强调,对违规违纪行为坚持 “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的态度。态度之坚决前所未见。
类似的事件近期在游戏行业中发生。近期米哈游公布了一份打击游戏泄密的成绩单,称传播《原神》《崩坏:星穹铁道》未公开游戏内容的泄密者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另有多名参与“解包”的泄密者被法院执行诉中行为禁令,被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业内人士认为,泄密内容可能引发同行模仿,原创可能被误认为是抄袭,对品牌造成伤害。
在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行业,各家公司的保密制度虽各有不同,但严苛程度旗鼓相当。前不久,字节跳动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通报显示,共有100名员工因触犯公司红线被辞退,其中部分员工被辞退的原因正是“违反信息安全制度”。
记者观察:
博流量易触红线 业界应对“泄密式营销”说不!
在科技行业中,一些“有意为之”的泄密举动,常游走在保密的“高压线”之间。比如手机厂商高管会在新机发布前的关键节点“不小心”透露一点相关信息,为新手机预热的同时吸引一波流量。但是,类似“泄密式营销”与违规违纪的区别常常也就在一线之间,可能稍不注意就会对公司造成“反噬”。比如若泄密的信息让竞争对手提前知晓,或可能被抢占市场先机。
此次事件给业界的“泄密式营销”再度敲响了警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公司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员工的职业操守和保密意识。行业内部也要做好互相监督,这样才能让科技产业获得更健康的发展环境。
另外,9月9日上午,小米股价开盘跌1.5%一度冲上热搜,但随着盘后股价不断攀升,最终以56.2港元收盘,涨幅达2.65%,单日成交额达96.47亿港币。虽然因此次事件导致股价有所波动,但从中也能看出小米集团坚持“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态度以及整体业务稳定获得投资者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