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充电宝发生多起自燃事故、没有CCC认证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等话题引发社会热议。在9月25日的专题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介绍了充电宝召回和质量监管的最新进展。
多批次充电宝产品被召回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雷光程介绍,今年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充电宝召回督导组赴广东、江苏等地进行督导,组织广东、湖南、北京等11个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线索排查、缺陷调查和召回工作。
在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影响下,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马仕公司”)、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克创新公司”),以及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公司”)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实施召回,涉及数量共计135万余件。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罗马仕公司累计召回充电宝16.7万件,退款金额2283.7万元。安克创新公司累计召回56.5万件,完成消费者退款8566.4万元。8月29日宣布召回的小米公司累计召回1.7万件,完成消费者退款270万元。
“鉴于涉事充电宝产品销售渠道主要为电商平台,我们督促电子商务经营者、生产企业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履行线上召回主体责任,发挥网络召回方便、快捷的作用,召回从线下延伸到线上。”雷光程表示。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督促充电宝企业对确认存在缺陷的产品严格做到“应召尽召”,对违反《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隐瞒缺陷、落实召回措施不力等行为的企业,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全面强化充电宝质量安全监管
为了进一步防范风险,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不断完善CCC认证制度体系,全面强化充电宝质量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认证“回头看”,组织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对已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锂电池产品深入排查。“回头看”期间,有关认证机构已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撤销证书600余张。
为了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的公告》,在认证模式中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频次。试验样品由企业送样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进一步加大CCC认证把关力度。
据介绍,市场监管总局还通过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向主要电商平台定期通报被撤销、暂停CCC认证证书的产品和企业信息,督促其立即下架涉事充电宝产品,并严禁售卖带有CCC认证字样的标志标识和贴纸。目前有关电商平台共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