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次喊出对标iPhone!
9月25日,在“2025雷军年度演讲”现场,小米正式发布小米17Pro系列手机,小米CEO雷军也再次重申当时命名“小米17”的原因:正式全面对标iPhone。

价格方面,小米17系列起售价为4499元,雷军表示其“精致度不亚于iPhone”,甚至喊话苹果“iPhone不做的我来做”。
当天早些时候,为了给年度演讲预热,雷军微博已经在热搜引起关注:“这5年,小米一路摸爬滚打、跌宕起伏,还是毅然启动了造车、芯片和高端化……没什么好犹豫的,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 ”
雷军年度演讲向来是科技圈大事件,在今年的演讲中,雷军也再次分享小米一路发展的心路历程:他表示,自己曾经“非常内耗”:网上充斥着各种质疑、批评和攻击,“不少人对小米真的不了解,他们对我们有很多固有偏见,会说很多让人生气的言论,比如说小米是组装厂、没技术、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等等。”
“当时我们所处的这个行业,苹果、三星、华为,如同几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几乎看不到超越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是躺平认命,还是继续打拼呢?”雷军谈到自己被焦虑和挣扎折磨的经历,“挣扎许久之后才下定决心,直面所有的问题,找到破局的道路。”
在今年的年度演讲现场,除了最新发布的小米17,小米造芯和小米汽车无疑是雷军心中的两个“C位”。
在造芯方面,雷军称,经过三年的努力,在2017年小米第一代终端SoC正式发布,当时就卖出六十多万台,但是自己非常清楚,其实中国企业造芯面对很大的困难。
“我们研究以后发现,当年苹果和华为都是从最高端切入,没有一个手机公司是从低端切入 Soc的。”研究之后,他拍板决定,必须坚持投入造芯,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十年,至少要投入500亿元。
造芯最大的风险无疑还是和成本有关,在雷军口中,最先进的3纳米工艺芯片,相关调试费用需要2000万美元,如果不成功的话,2000多万美元就打水漂了,更大的风险是整个项目都会推迟六个月,带来的损失至少达到10-20亿元,
小米芯片的最终表现,让雷军现场感叹:“谁也没有想到,小米第一款旗舰Soc表现非常出色,进入整个市场第一阵营水平。”
另一C位是热度居高不下的小米汽车,谈到汽车未来的发展,雷军在演讲中极力夸赞“友商”,他表示,理想L9发布彩电、冰箱、大沙发的设计获得现象级的成功,开创大空间增程SUV的新赛道,“这点他们(理想)真的很了不起,不少车厂就摸着理想过河也干得不错。”
对于小米心中的“老对手”特斯拉,他笑称:“我不是寒碜Model Y,今年年初买了三辆Model Y,一个一个零部件拆,一个一个零部件学的。我觉得Model Y真的是一辆好车。如果各位不选YU7的话,可以考虑一下Model Y,或者可以考虑理想i6,当然国内别的车也不错,感谢大家的支持,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强大。”
谈到造车,雷军还现场CUE了多年好友、凡客CEO陈年,陈年去年现场看完小米SU7发布会后重新燃起创业斗志:“他告诉我,看完发布会第四天,就决定把整个公司搬到杭州,从零开始全面转型直播电商。”而当时凡客的公司整体仅仅只有三四个人。
“陈年经常跑到我的直播间来蹭流量,号称我的榜一大哥。这里提前声明一下,他没有付过任何一分钱的广告费。”雷军笑着复盘了陈年的“崛起之路”。
“今年年初,陈年又来找我,很高兴的告诉我。凡客已经做到了抖音男装前三。据说还经常排到第一位,这个我没核实过。然后凡客公司也发达了,听说有好几百号人。陈年,这位我认识了28年的朋友,这一次,我真心佩服。”雷军感叹。
在具体的造车方面,谈到最新发布的SUV车型YU7,雷军透露,小米YU7自7月6日开启交付以来,已交付超4万台。
谈到YU7发布前面临的竞争,雷军坦言:“理想之类大空间的SUV,各家车厂一哄而上,很快就会有几十款车上市,市场竞争会非常的激烈,而且多孩的家庭也没那么多,市场需求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也做一款同样的车的话,肯定没前途,而且我们和大量的用户交流以后发现,哪怕是买了一辆SUV,在大多数时候仍然是一个人开,所以最后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决定走一条不同的路。”
据介绍,YU7标准版原本规划的是620公里续航。但经长途实测后,为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最终决定砍掉620公里的版本,把原定的835公里“长续航Pro版”改名为“标准版”,续航增加了200多公里,但定价不变。
而对于小米旗下跑车车型Ultra系列,雷军透露,此前2021年12月,小米SU7 Ultra正式立项,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全球最强的纯电性能车。然而春节刚过,为了确保SU7成功,只能忍痛把Ultra项目先砍掉。到了5月才决定咬牙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