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6 21:30:00 股吧网页版
对标苹果未被市场“买单”?小米股价跌超8%,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
来源:新华财经


K图 01810_0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梁怡) 小米雷军演讲刷屏,小米17对标苹果,资本市场却并不“买单”。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开盘后股价持续走低,早盘一度跌超5%,午后跌幅扩大,尾盘一度大跌8.66%。截至收盘,小米集团股价跌幅达8.07%,报54.65港元/股,全天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市值跌超1000亿港元。

  而25日,小米集团股价午后曾大幅拉升,一度涨超5%,收盘涨幅4.48%,报59.45港元每股。

  有分析人士指出,26日小米集团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短线资金兑现了发布会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品发布前,因为预期原因,小米股价前期股价上涨较多,前期获利资金存在套现离场可能,也存在发布会不及预期等因素。

  新华财经注意到,9月,苹果17系列的发布同样引发苹果公司股价下跌。美东时间9月9日苹果新品发布会后,苹果股价收跌1.48%至234.35美元/股,市值一夜蒸发超人民币3700亿元。

  25日晚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进行了第六次年度演讲,分享玄戒芯片及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在演讲的后半程,雷军重磅发布了小米17系列数字旗舰、小米汽车定制服务及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聚焦造芯,小米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尝试:“松果电子”,2014年成立,2017年发布“小米澎湃S1”,2018年停止手机 SoC 芯片研发。五年前的复盘中,小米确定一条新方向:“自研手机 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于是从2021年开始,小米重启芯片之旅;历时三年,2024年5月22日,玄戒O1 首次回片;一年后,今年5月22日,玄戒O1 和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和平板正式发布。

  雷军明确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小米造芯至少坚持10年,至少投入500亿元。

  与此同时,雷军还回顾了小米汽车造车历程,称“造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非常多”。他分享了小米SU7和YU7车型成绩、研发背后的决策细节。

  另外,雷军还在演讲中极力夸赞“友商”,他表示,理想L9发布彩电、冰箱、大沙发的设计获得现象级的成功,开创大空间增程SUV的新赛道,“这点他们(理想)真的很了不起,不少车厂就摸着理想过河也干得不错”。

  此外,跳过小米16系列、“全面对标iPhone”的小米17系列手机备受关注。小米发布了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8系列以及电视、冰箱、音箱等家电新品,并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

  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最新一代3nm工艺,CPU性能比肩A19 Pro,GPU相比A19 Pro提升34.6%,性能功耗均有领先表现。价格方面,小米17系列起售价为4499元,现已开启预售,9月27日10点正式开售。

  2025年是小米成立15周年,小米在汽车、芯片领域连续两次的重大突破,完成了从互联网公司到硬核科技公司的跃迁。资本市场上,2025年2月4日,小米股价首次突破40港元,正式迈入万亿市值俱乐部,成为港股市场最耀眼的科技巨头之一。截至9月26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年内累计涨幅为58.41%。

  8月19日晚,小米发布一份创历史新高的成绩单。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4%,连续2个季度突破百亿元。最受市场关注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给予小米“买入”、“增持”评级。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小米集团25日发布其旗舰智能手机—小米17系列,其中Pro及ProMax型号配备全新后置屏幕,这是一项创新设计。结合优良的产品质量及吸引人的价格,摩根士丹利认为小米17系列的销售表现很可能超预期,此类新产品可能加速小米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增长,维持小米集团“增持”评级,目标价62港元。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称,对小米以下方面感到正面惊喜,包括其智能手机17Pro在差异化创新功能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或吸引更多消费者从基础型号,转向同时扩大其消费者基础;小米推出YU7Max和SU7Ultra的定制服务,显示其致力于巩固中国高端汽车市场领导地位,使豪华服务体验大众化;又宣布从2025年起,销售的所有小米空调均享10年免费保固服务,包括中央空调,显示小米通过提升服务产品来争取中国空调市场份额。高盛适度上调小米12个月SOTP基础目标价从65港元上调至66港元,评级“买入”。

  大和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实现7000亿元营收,并且公司正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以提升电车产能,未来计划利用AI模型提升各类产品功能并降低营运成本,推进AI商业化闭环。大和重申小米买入评级及目标价76港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