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小米集团-W(HK01810,股价 54.65港元,市值 1.42万亿港元)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以《改变》为题举行第六次年度演讲。本次年度演讲聚焦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
雷军在演讲中透露,小米早在2020年就明确了未来发展道路: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近年来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直观印证了这一转型的决心。据悉,小米此前5年计划投入1000亿元研发资金,实际投入已达1020亿至1050亿元;新5年研发规划进一步加码至2000亿元。
互联网靠机会乘风,科技公司需技术筑基,小米的战略转向精准契合行业本质。然而,品牌传播的叙事结构亦需与战略升级同步迭代。雷军的年度演讲作为关键品牌触点,虽以“造芯受挫”“逆势重启”等情感故事有效塑造了励志人设,但长期而言,用户对品牌的信任终将锚定于可感知的技术里程碑。若过度依赖情怀叙事,则可能弱化“硬核科技”的认知深化。
对于小米而言,“硬核科技公司”的战略定位,已然框定其品牌发展的核心逻辑——需在“示弱式传播”与“技术自信表达”之间形成内在平衡。而品牌生命力的延续与深化,终究要扎根于持续的技术突破与价值创造之中,这亦是其战略转型从“决心”走向“成果”的关键所在。
战略决策
京东集团-SW(HK09618):发布AI全景图,未来三年持续投入构建万亿元规模人工智能生态
9月25日,主题为“EnjoyAI”的JDDiscovery-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在北京举行。京东在会上发布了AI(人工智能)全景图,系统展示了AI整体战略布局,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带动各个产业形成万亿元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据悉,京东JoyAI大模型已实现“全尺寸覆盖+多模态支持+算法创新”,国产化算力也取得积极进展。在此基础上,京东升级了三大AI基础设施平台:数字人平台4.0 、JoyAgent3.0智能体平台、JoyCode2.0代码平台。
点评:京东此次发布AI全景图,明确其在产业AI领域的战略定位——以JoyAI大模型为核心,服务全产业链客户,核心竞争力在于“模型+算力+平台”的协同。商业模式上,通过三大升级的基础设施平台传递价值,以生态分成、技术服务获取收益。
重大发布
理想汽车-W(HK02015):理想纯电i6正式发布,将标配AD Max并永久免使用费用
9月26日,理想纯电i6正式发布,全系仅一个配置,价格24.98万元。首销期直减1万元,限时价23.98万元。理想汽车CEO李想9月24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高阶辅助驾驶一定要有,而且不应该收使用费用。所以,理想i6将标配AD Max,并永久免使用费用。
点评:理想i6标配ADMax并永久免费用,是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竞争的关键动作。这一决策既凸显理想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自信,也将促进同行重新审视智能驾驶服务模式,进一步激活市场竞争。
新品上线
上汽集团(SH600104):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首款SUV车型尚界H5正式上市
9月23日晚,华为与上汽联手打造的首款SUV车型尚界H5正式上市。新车分为纯电版和增程版,售价15.98万元起,成为鸿蒙智行首款低于20万元的车型。据介绍,尚界H5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并配备3颗4D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1个192线激光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
点评:定价15万至20万元的新能源SUV市场,堪称行业核心战场。尚界H5作为鸿蒙智行首款下探至20万元以内的车型,精准锚定主流消费需求,其搭载的高阶智驾配置亦优于同价位多数竞品。这一布局既契合上汽新能源智能化转型方向,也匹配华为智选车下沉中端市场的战略,具备突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
阿里巴巴-W(HK09988):通义完成安全升级,AI编码安全性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9月25日,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通义完成重磅安全升级,AI编码安全性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评测结果,通义在SecCodeBench安全基准测试中拿下“双榜第一”:Qwen3-Coder-Plus-2025-09-23代码模型、AI编码助手通义灵码的生成代码安全性均位列全球榜首。
点评:数据显示,全球大模型安全事件损失已从2023年的85亿美元,剧增至2024年的143亿美元,预计2025年损失将突破235亿美元。通义安全升级的商业化价值突出,精准解决AI编码普及下的安全核查痛点,契合千行百业需求。
高管资讯
小米集团-W(HK01810):雷军进行年度演讲,并发布小米17系列等多款旗舰产品
9月25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京进行年度演讲,并发布了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8系列等多款旗舰产品。雷军表示:“互联网是机会驱动的,而硬核科技公司是实力驱动的。我们意识到必须从互联网公司坚定走向智能制造新战场,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点评:雷军的年度演讲已走过6个年头,此次他明确提出小米要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与智能制造。这一主张既精准深化了“手机×AIoT×汽车”的核心战略,更契合消费电子行业向技术密集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清晰传递出突破增长瓶颈的坚定决心。
人事变动
交通银行(SH601328):选举任德奇为董事长,张宝江为副董事长
9月25日,交通银行公告称,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5年9月25日召开,选举任德奇为董事长,张宝江为副董事长。
点评:此次人事调整展现出国有大行战略延续与创新的双重考量。新任董事长任德奇拥有清华工学硕士背景,并历经中行、建行等银行的多岗位历练,尤其在风险管理与国际化布局领域经验丰富。
中国中车(SH601766):选举孙永才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
9月22日,中国中车公告称,董事会会议同意选举孙永才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为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任期结束之日止。
点评:作为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孙永才拥有多年轨道交通装备研发经验。他的连任,有望为中国中车的技术升级持续赋能。
重要合作
阿里巴巴-W(HK09988):阿里云和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合作
9月24日,阿里云和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AI)领域达成合作。据悉,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将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点评:阿里云是国内云服务龙头,英伟达为全球AI芯片及软件领域标杆。当前具身智能等领域开发周期长,双方合作可将机器人强化学习训练周期大幅缩短,有望精准破解行业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