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全系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销额纪录。”9月27日10时,小米17系列正式开售,随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社交平台发布了最新战报。
随后,雷军补充道,“小米 17 Pro Max 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 17 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 50%,感谢大家支持!”雷军年度演讲的能量仍持续释放。
首销日当天,小米之家线下门店客流异常火爆。据了解,多家小米之家零售通系统因门店爆单,一度出现系统宕机情况,1个小时后系统恢复正常。
“老公用的小米15 Ultra,徕卡摄像效果好,小米生态也不错。这次以旧换新订购了小米17,大小手感正合适,白色经典耐看,而且前置有5000万像素,这点很适合我。”林女士决定由苹果手机更换到小米手机。
此前,雷军提到,在多领域实现对iPhone 17的超越,这是小米17敢正面对垒的底气。花旗、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均看好小米17的市场表现,认为有望在4000至6000元价位段抢占份额,支撑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双位数增长,为小米五年高端化战略再添助力。
与苹果正面交锋:小米17系列极具竞争力,出货量或双位数增长
“一直是小米用户,这次出新也预订了。妙享背屏可玩性很高,平时自拍方便,相当于大型灵动岛,可以实时关注网约车位置和电子登机牌信息,很方便。每年都关注雷军演讲。小米17有创新,且价格很有优势。”首发日,李先生夫妻在小米之家北京合生汇选购新机。
2025年,小米数字旗舰迎来史上最大战略变阵,小米17系列产品线全面对齐苹果,升级标准版、Pro、Pro Max三大机型,以全新产品矩阵正面迎战苹果。
据了解,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最新一代3nm工艺,CPU性能比肩A19 Pro,GPU相比A19 Pro提升34.6%;实现屏幕、电池、影像三大国产技术突破,小米17 Pro系列更以“妙享背屏”重构智能手机交互模式。
“妙享背屏”支持个性时钟、AI人像壁纸、AI萌宠壁纸。同时还支持听歌、打车、外卖等重要信息通知。支持背屏自拍、大头贴模式、背屏帮拍等影像新体验,还可以一键将取餐号、二维码、照片等信息PIN到背屏。
“背屏自拍我很喜欢,解决了我一大痛点。”消费者周女士表示。小米17 Pro系列背屏自拍功能也是亮点,用户用主摄实现超高画质自拍,比如用超广角拍多人合影、用长焦拍妆容细节。为他人拍照时,对方还能通过背屏看到预览画面实时调整。
从用户反馈来看,小米17 Pro系列的“妙享背屏”的背屏自拍、背屏帮拍等功能深受女性用户欢迎,极大提高了用户拍照体验。AI壁纸也让手机外观更具个性化色彩。
影像上,小米17 Pro系列代号“逆光之王”,首次采用国产第三代高动态技术LOFIC。小米17 Pro和Pro Max机型还分别采用了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和超聚光棱镜技术,实现长焦实力和镜头结构的全新突破。
电池技术上,小米17全系搭载小米金沙江电池,含硅量高达16%、能量密度最高达894Wh/L,其中小米17 Pro系列还首次采用L形封装异形叠片电池技术,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实现了电池技术和结构设计的双重突破。
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续航能力是消费者购买手机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续航能力强已成为国产品牌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小米17 Pro系列已能实现“充得快、用得久”。
“网上预约量很大,我们建议顾客错峰取货。目前门店预订除了既有大礼包优惠外,现在有背包、即热饮水机、智能音箱、生态保温杯等礼品四选一。此外,以旧换新还有优惠补贴。”北京朝阳区一小米之家店员介绍。
花旗研报认为,小米17规格强大、设计出色且电池容量大,极具竞争力,有望在4000元至6000元售价区间获得市场份额,较佳的产品组合可能稳定毛利率压力,接下来的智能手机出货数据可能支持双位数增长。
小米脱胎换骨:科技引领,从对标到超越
2021年底,小米首次宣布在产品上对标苹果、学习苹果。此次,小米16改名小米17引发热议。作为“跳级生”,小米17系列也承载着小米新的战略任务——全面对标苹果。
雷军表示,小米17产品力是跨代升级,跟iPhone17全系列相比,有很多地方都超越了,在电池技术、屏幕技术、传感器、潜望镜等方面都有非常多的创新,这是敢改名小米17、敢正面对垒的底气和勇气。很多人对小米有刻板印象,甚至看法很固执,小米改名是希望让大家重新认识小米手机。
五年来,小米作出了许多“改变”,今年5月,小米推出了玄戒O1芯片,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发布3nm制程旗舰芯片的公司。其实,小米一直有一个“芯片梦”。2014年9月,小米全资成立了松果电子,开始自研手机芯片。
不过,松果并未成功。雷军复盘得出结论,“自研手机SoC,做中低端,完全没机会;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放眼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最终几乎都成了芯片巨头。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玄戒O1芯片也随之立项。
华泰证券分析师黄乐平认为,和苹果相比,虽然小米手机出货量上差距不大,但市值只有苹果不到6%。苹果多年构建起来的基于自研芯片、自研操作系统(iOS)和算法的生态是品牌厂商重要的“护城河”,自研芯片是包括小米在内的品牌厂商构建独立生态的重要一步。
不只有芯片,小米在技术上持续创新,自研全新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还研发出提高耐摔度的小米龙晶玻璃、增强抗弯性的小米龙铠架构、提升续航能力的小米金沙江电池、创新设计了双路翼型环形冷泵散热系统,携手徕卡打造超纯光学系统,不断突破手机产品的影像和科技层次。
“苹果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我们与苹果的竞争还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还是要全心全意向苹果学习,一步一步地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全面对标,不仅仅是以前主要的配置和参数,现在更多的要在科技引领、要在更多的体验方面对标苹果,甚至超越苹果。”雷军提到。
小米高端化:大规模持续投入技术研发,悄然撼动手机龙头地位
“小米17系列Pro及Pro Max型号配备全新后置屏幕,这是一项创新设计。结合优良的产品质量及吸引人的价格,小米17系列的销售表现很可能超预期。此类新产品可能加速小米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增长。”摩根士丹利研报称。
从对标到全面对标,再到正面对垒,小米集团经历了五年,而这五年也是小米高端化战略实施的五年。此前,市场上关于一向强调性价比的小米能否做好高端手机,议论颇多。五年来,小米在高端市场取得的进展,已经开始反哺整体业绩表现。
小米高端智能手机不断突破,高价格段市占率升至新高。根据第三方数据,2024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达到23.3%,4000–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升至24.3%,排名第一;5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升至9.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高价格段市占率持续提升,品牌高端心智得到再巩固。小米在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在整体智能手机销量中的占比达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4000-5000元价位段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为24.7%,稳居国内第一;5000-6000元价位段实现显著突破,市场份额15.4%,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小米一系列高端化突破,背后是小米研发实力的强支撑。2024年研发支出达人民币241亿元,同比增长25.9%。2025年开年伊始,小米集团在高端化战略研讨会上强调,高端化是小米实力、能力和价值观的考验与证明,是小米真正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必由之路。
小米明确未来高端化发展方向是,从高端基本面到真高端再到超高端;从手机、汽车到全品类,未来到全生态;从中国到全球。为此,雷军已表态,在未来五年(2026-2030) 小米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元。
如今,国产手机能够与苹果正面竞争,并非一蹴而就。这是小米多年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坚定推进高端化战略的结果。持续性大规模的底层技术投入,驱动小米在汽车、芯片、AI等创新业务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突破,小米迎来硬核实力突飞猛进。
“时间是小米的朋友,小米是长跑型选手,时间越长我们越强大,中国手机市场打的就是持久战,这正好是小米的长项。的确要向所有同行学习,各个维度不留死角。”雷军决心做“六边形战士”。正是小米日拱一卒的创新突破才悄然动摇了手机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