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金价大幅跳水影响,港股黄金股周三集体承压。
截至发稿,中国白银集团(00815.HK)跌8.33%、招金矿业(01818.HK)跌5.70%、灵宝黄金(03330.HK)跌5.25%、山东黄金(01787.HK)跌4.91%。

注:黄金股的表现
消息面上,国际黄金周二遭遇罕见大幅调整。其中,COMEX黄金期货单日暴跌5.39%,收盘报每盎司4138.5美元;现货黄金同步重挫5.29%,报4125.79美元。
截至发稿,COMEX黄金延续弱势,盘中一度下探至4021美元附近,目前处于4110.90美元附近。

注:COMEX黄金的近日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金价暴跌发生于年内金价已累计上涨逾60%的背景之下。自年初的每盎司2651美元起步,COMEX黄金一路攀升,并成功突破4000美元重要心理关口。然而,近期却出现剧烈回调,背后主要受到两大因素驱动:
技术性调整压力显现:随着相对强弱指标长时间维持在70以上的超买区间并逐渐钝化,市场累积了大量获利盘。
避险情绪有所缓和:近期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出现边际改善迹象,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投资者对黄金这一传统避险资产的需求相应减弱。
黄金牛市逻辑犹存,机构持乐观预期
尽管短期内金价波动加剧,但不少专业机构和市场人士依然看好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与上涨潜力。
德意志银行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官方储备中“外汇+黄金”占比已从24%上升至30%,而美元的占比则由43%下滑至40%。按照当前持仓结构推算,若要使黄金占比进一步向美元看齐,金价理论上需攀升至每盎司5790美元。
该报告还援引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数据称,高达95%的受访央行计划在接下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黄金。2024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已达1136吨,仅次于历史峰值,显示出官方层面对于黄金资产的持续青睐。其中,中国央行已连续9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规模已突破7400万盎司。
另据欧洲央行报告显示,黄金目前已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调查中,有73%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五年内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将显著下降,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锚的独特价值正日益凸显。
知名投资机构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近日也公开发表观点,强调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黄金本质上就是一种货币,与现金一样具备购买力,其长期实际回报率约为1.2%。虽然黄金本身不产生利息或分红,但其购买力可用于支持信贷活动,推动经济活动与盈利业务的开展。若投资标的(如股票)能够产生充足现金流以偿付贷款,那么股票无疑是更优选择;但当这些标的无力偿债、而央行又通过印钞手段维稳市场时,黄金这类非法定货币的价值便会凸显。”
达利欧进一步表示,黄金虽类似于现金,但其核心优势在于“不可随意增发、不会因货币超发而贬值”。在市场泡沫破裂或国际信用体系面临冲击(如地缘冲突等极端情境)时,黄金能够有效对冲股票与债券等传统资产的风险,成为资金避险与保值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