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2 21:27:30 股吧网页版
安踏的“户外帝国”守卫战
来源:北京商报

K图 02020_0

  9月22日,安踏体育(以下简称“安踏”)开盘跌4.6%。截至午间收盘,安踏体育报93.35港元/股,跌幅为3.56%,总市值蒸发97亿港元。消息面上,始祖鸟燃放烟花一事还在发酵,有关始祖鸟、安踏等相关词条被挂在微博热搜榜。

  近年来,通过不断收购,安踏陆续建立了一个户外品牌帝国,而作为安踏集团手中炙手可热的户外品牌,始祖鸟在安踏集团的战略布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烟花事件引发巨大的舆论危机,无法置身事外的安踏受到影响在意料之中。其中,最被业界讨论的是,此次事件导致的消费者信任动摇或将波及安踏旗下众多户外品牌。尤其是在耐克、阿迪达斯、北面、安德玛等户外品牌加紧布局,户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平衡追求规模化运营以及践行品牌价值,也成为当下安踏需要考虑的事情。

安踏官网截图

  “买买买”构建户外帝国

  当打出“要做世界的安踏”的Slogan时,就意味着安踏将不仅仅只有安踏,它势必要建立起一个多品牌宇宙踏足全球这一竞技场,而近两年的安踏,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通过不断地收购,安踏陆续建立了自己的户外品牌帝国。2025年4月,安踏宣布将全资收购起源于德国的户外服饰、鞋履及装备专业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以下简称“狼爪”),基础对价为现金2.9亿美元。对于此次收购,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安踏始终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不动摇。我们很期待狼爪品牌能够加入安踏集团多品牌矩阵,强化集团在户外运动赛道的纵深布局。”

  2023年10月,安踏宣布,公司旗下的一家附属公司已成功收购MAIA ACTIVE(玛伊娅);2019年,安踏联合方源资本和AnameredInvestments组成合资公司以46亿欧元完成对Amer Sports亚玛芬的收购,亚玛芬旗下包括了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壁克峰等户外运动品牌。2017年,安踏与韩国可隆工业(Kolon Industries)成立合资公司——可隆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由安踏控股并主导可隆在中国市场的运营。2016年前后,安踏以1.5亿元联手日本迪桑特、伊藤忠商事成立合资公司“迪桑特中国”,其中安踏持股54%;安踏掌控迪桑特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独家经营权。

  一系列操作下,安踏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帝国,成为颇具竞争力的体育用品集团。安踏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如何,目前还无法量化。不过在中国市场,安踏已遥遥领先。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安踏集团营收规模突破700亿元,为708.26亿元,同比增长13.6%;连续三年稳居中国运动市场第一。如果加上旗下亚玛芬的收入,安踏的营收规模突破千亿元。成为继耐克、阿迪达斯之后全球第三家迈入“千亿俱乐部”的体育用品集团。

  绑定“老钱风”营销出圈

  买得起并推动规模化经营是一回事,守得住品牌价值获得消费者认可又是另一回事。 单从安踏旗下各品牌的业绩表现来看,安踏的运营无疑是成功的。最成功的代表非亚玛芬莫属。

  根据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亚玛芬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3.46%达27.08亿美元;净利润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047.06%,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10万美元。其中,亚玛芬大中华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同比增长42%至8.56亿美元,约占总收入的31.61%。2024年全年亚玛芬大中华区收入为12.98亿美元,同比增长53.7%。

  在安踏收购亚玛芬之前,亚玛芬还在亏损,旗下始祖鸟、萨洛蒙也都籍籍无名。在被安踏收购后的第五年,亚玛芬扭亏为盈,始祖鸟成为安踏集团旗下炙手可热的户外品牌,萨洛蒙也一度成为亚玛芬增长的关键品牌。

  亚玛芬首席财务官ANDREW PAGE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表示,萨洛蒙鞋类业务的劲速增长,成为继始祖鸟出色表现之后,集团的又一有力增长引擎,显著提升了高端户外功能性服饰品牌组合的长期价值创造潜力。

  再看迪桑特和可隆,2025年上半年,安踏在财报中提及“所有其他品牌”(包括迪桑特、可隆等)实现营收74.12亿元,同比上涨61.1%。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五年该板块增速从未低于40%。迪桑特也成为安踏想要打造的下一个百亿营收品牌。

  业绩大涨的背后,安踏的营销功不可没,如迪桑特与安踏合作后,安踏通过流量营销推动迪桑特的出圈。2018年6月,吴彦祖成为迪桑特中国区首位品牌代言人进行品牌宣传,在社交平台,迪桑特也一度位列“中产三宝”的阵容。

  从安踏对这些户外品牌的运营来看,不外乎拓展出户外专业群体外的大众群体,通过高端时尚化及“运奢”定位的营销,拓展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此前更强调专业户外的始祖鸟、萨洛蒙、迪桑特成为大众追捧的时尚品牌。除了迪桑特,始祖鸟、萨洛蒙也曾位列中产标配的阵容。有趣的是,迪桑特中国曾表示,海归、金融投行和创业者是迪桑特主要消费群体。亚玛芬也在招股书中曾提及“始祖鸟与大中华区的纯粹户外探险家和奢侈品消费者建立了良好联系”。

  在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安踏旗下多品牌近年在中国市场的亮眼表现,并非单纯依赖营销,而是得益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精准踩中市场机遇——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高品质、高口碑品牌的需求激增;同时运动休闲化成为趋势,始祖鸟等品牌兼顾‘户外专业属性’与‘高端时尚感’,恰好契合市场需求;二是安踏集团的成熟运营支撑——安踏的‘品牌变现’策略精准,既通过大众化路径降维收割大众运动市场,又借助商业地产黄金期以‘大店模式’快速扩张渠道,为始祖鸟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周婷进一步补充道:“营销层面,始祖鸟等并未呈现太多真正亮眼的创新,其策略更偏向‘短期流量收割’,即深度绑定‘中产标配、老钱风’等标签。”而这种做法在周婷看来将透支品牌的户外专业属性与品牌的长期价值。

  面临专业内核被稀释风险

  始祖鸟燃放烟花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安踏、始祖鸟在热搜上挂了三天。在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事件之所以发酵如此之大,核心原因是始祖鸟的行为严重背离了户外运动品牌所应秉持的“敬畏自然”的价值观初衷。作为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的品牌价值应该建立在专业性、环保理念与对极限环境的尊重之上。

  “户外品牌本应将生态保护、社会公益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而非完全以短期盈利为导向,陷入‘唯利是图’的误区。同时,从事件推进到后续应对可见,品牌团队既缺乏对‘户外生态保护’的基本认知,也缺乏应对危机事件相对成熟的品牌管理与危机公关能力。”周婷补充道。

  在业界看来,始祖鸟的舆论危机,一定程度上给安踏敲响了警钟。在大手笔收购实现规模化运营的同时,如何守护并践行这些品牌的品牌价值成为关键。

  始祖鸟,由攀岩爱好者Dave Lane和Jeremy Guard于1989年创立于加拿大,品牌创立以来一直服务硬核户外运动者,而“致敬自然、致敬文化、致敬环境”也是该品牌的初心。在始祖鸟官方网站的品牌故事中,始祖鸟提及“植根于高山的专业户外品牌……品牌着眼长远的设计,通过产品理念、负责任的制造以及社区参与,对可持续发展进行长远考虑……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打造卓越产品的近期目标,还需要考虑我们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可隆的LOGO是两棵树,这也是该品牌的品牌理念,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环保理念。安踏也在官网中提及:“作为体育用品行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安踏在原材料、包装材料使用、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均采取了实际行动。未来,安踏将携手合作伙伴,让更多消费者能亲身体验安踏的环保产品。”

  在过往的发展中,始祖鸟也在践行所谓的品牌价值,如2021年,始祖鸟与奢侈度假酒店集团松赞合作,推出了“守护神山活动”,号召大家回收高山上的塑料垃圾,到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展开“守护神山之旅”等。

  但这些相比较“运奢”时尚化等的宣传似乎并不出彩,也不足以让安踏旗下的户外品牌受众拓展到中产、高消费群体等大众群体。在业界看来,此次始祖鸟烟花事件给安踏敲响了警钟,如何平衡规模化运营需求与践行品牌价值,安踏的选择将是这些品牌走得更远的关键。

  江瀚表示,近两年安踏对始祖鸟、可隆等户外品牌的营销策略,明显向都市中产生活方式靠拢,通过“老钱风”“中产标配”等标签实现流量收割,这虽有助于快速提升品牌曝光与消费渗透,但也暴露出对品牌专业内核的稀释风险。这种流量导向的营销本质上是将户外品牌“时尚化”“符号化”,弱化了其在功能科技、极端环境适应性、户外文化沉淀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这是一种典型的“品牌溢价错配”——即通过社会标签构建虚幻溢价,而非基于真实使用价值。长此以往,将导致核心户外用户流失,品牌陷入“高知名度、低专业认同”的困境。

  就品牌价值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安踏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