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9日讯(记者何凡)继第一款商业化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上市后,科济药业-B(02171.HK)实体瘤CAR-T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公司自身生产和供应能力,以及商业化规划、BD计划等颇受投资者关注。公司高管及行业专家在科济药业今日举行的投资者公开日活动中,就CAR-T治疗发展关键技术、通用型CAR-T多癌种临床数据等话题,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CAR-T被业内称为“目前治疗癌症最值得期待的疗法”,科济药业临床科学副总裁罗毅在上述活动中表示,CAR-T细胞是一种“活”药物,“最大的魅力在于扩增,由于可以自适应进行扩增,区别于传统药物需要重复输注维持所需浓度,同时由于它的扩增,形成了非常有优势的ET比(效靶比)这对深层次清除靶细胞非常重要。”
但由于自体型CAR-T疗法高度个性化,无法批量生产,同时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存在“治疗窗口”风险等,导致治疗价格高昂,可及性差。罗毅进一步介绍,通用型CAR-T将突破现有细胞治疗的行业瓶颈,其生产周期快、成本低、现货供应等特点将极大改善患者可及性,“从临床医生角度来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迭代,免疫治疗越来越往前线使用,更多的患者在前线就已经使用到了免疫治疗。这种情况下,T细胞免疫潜能已经被动员过了,这部分病人也需要一些替代的方式,通用型CAR-T更多是给患者带去了一个可替代的解决治疗方案。”
但两种CAR-T之间现有疗效仍存在差距,罗毅表示,通用型CAR-T在有效率以及缓解维持时间上有待提高,“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认为由于通用型CAR-T扩增并不能达到自体型的细胞水平,导致前者不能在早期深度清除肿瘤,所以导致了整体mDoR(中位反应持续时间)的下降。”
罗毅透露,为解决HVGR(宿主抗移植物反应)这一目前通用型CAR-T面临的最大问题,科济药业基于THANK-uPlus平台的第二代产品CT0596,截至今年6月24日,8例至少经过三线治疗以后的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有5例达到了PR(部分缓解)及PR以上,3例达到了CR(完全缓解)及CR以上,同时也未看到患者复发或者疾病有所进展。
科济药业董事长李宗海介绍,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不同靶点的通用型CAR-T候选产品的开发,包括实体瘤、血液肿瘤、自免CAR-T,涉及CLDN18.2、GPC3、CD19/CD20等靶点。
另一方面,随着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的获批上市,科济药业商业化规划也备受关注。对此,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华茂表示,目前公司金山工厂产能相对有限,设计产能每年是2000例患者的CAR-T,“所以我们现在着重考虑建立面向未来的一体化智能细胞治疗中心,该中心涵盖自体和异体CAR-T细胞制造能力,预计设计产能达到每年数万人份。在产业化突破方面,公司将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从‘原料’到‘患者’的端到端无缝管理与数控可视。在设施方面,考虑实现全封闭自动化,一体化的工艺开发平台。而随着产业链的成熟,我们也会引入更多上下游供应商,和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支持产品快速落地。”
此外,今年6月,科济药业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产品编号:CT041,一种靶向Claudin18.2的自体CAR-T细胞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是全球首款进入NDA阶段的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AR-T细胞产品。针对该产品上市进度,李宗海对投资者表示,“总体进度是比较积极的,有望明年上半年上市,也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各方面的支持。”
在BD方面,科济药业方面透露,“公司与MNC基本都保持了良好关系,其实BD最大作用和目的是为公司发展助力,而不是为了生存去卖青苗,比如CT041即将上市,胃癌又是中国大癌种,找我们的国内大药厂也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