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末尾,纽约黄金期货和现货价格历史上首次相继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国际金价上涨也带动了国内金价节节攀升,再加上各大品牌金店和黄金批发市场在假期推出的限时克减、低价打折等促销活动,整个长假期间的黄金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有金店店员表示,长假期间黄金价格涨得很快,有时候会一天调价两次,甚至有客户购金时刚好撞上调价,还需要重新计算价格。
也有资深的黄金投资者在网上晒出自己的近期投资收益,称其近年积攒的245克黄金在长假期间净赚近万元。港股黄金股更是在假期中逆势走强,紫金黄金国际和山东黄金在假期内分别上涨21%和15%。
长假结束后,国际金价出现回调,10月9日一度回落至4000美元以下,但很快就重返4000美元之上。10月13日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伦敦金站上4100美元/盎司关口。截至10月15日记者发稿时,伦敦金报4189.59美元/盎司。
金价连创新高,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金价冲高后会不会突然回调?
投资者对此看法不一。有投资者对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节后第一天仍选择加仓,越涨越买。也有人心存顾虑,打算观望一下到年底再说。不过对于黄金的长期走势,大家普遍认为会呈现“慢牛”走势。
01
货币信用重构、央行增持等多重因素助推金价上涨
梳理国内外机构观点,8月以来的这轮金价大涨,主要是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
一是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与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2025年全年非农就业人口下调均低于预期,8月失业率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低于预期,显示美国就业现状疲软,经济有出现衰退的可能。同时,通胀情况使得美联储在9月选择降息,且市场预期2025年底前美联储还会降息两次。中信建投证券表示,黄金的金融属性使其在降息周期前期和中期更具吸引力。投资者预期货币贬值,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会增加对黄金的投资,从而推动金价上涨。
二是美元信用削弱,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剧,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天风国际认为,美国债务过高导致美元信用严重透支,越来越多国家央行开始放弃美元资产,转为购置黄金。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我国增持黄金1.24吨,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多家机构认为,新兴市场“去美元化”是长期趋势。目前我国以及印度等新兴市场央行的黄金储备仍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有动力持续增持黄金,从而为黄金价格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黄金和黄金股价格中枢上移。
三是近期全球“黑天鹅”事件不断,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市场避险情绪激增,资金流入黄金等防御性资产,再加上投机资金加速入场,进一步助推金价短期暴涨。
02
金价长期向上趋势稳固,但短期仍有回调风险
截至目前,2025年金价涨幅已经超过50%,是1979年以来涨幅最大的一年。并且这轮金价上涨的趋势还在持续,不仅突破关键点位后未出现明显回调,还多次刷新历史高位。那么,在创出历史新高后,金价还会继续上涨吗?对此,国内外机构普遍认为,在全球不确定性风险增长的当下,市场各方对美元的信任度日趋动摇,拥抱黄金已成趋势。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近期多次表示,全球债务水平不断攀升导致货币信用体系脆弱,货币和债务工具不再具备长期价值储存功能,黄金将成为更重要的价值储存手段,投资者可以考虑在资产组合中配置15%的黄金。
高盛、瑞银等海外投行认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压力下,黄金作为防御性资产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各国央行购金以及黄金ETF的资金流入,有望持续支撑金价上涨。高盛10月初发布的最新报告将2026年12月黄金价格预期从4300美元/盎司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理由是“央行增持与私人部门分散化需求强劲”。华尔街最大的黄金多头之一美国银行则在其近日披露的最新报告中提醒,贵金属已经兑现了大部分的上涨预期,黄金价格可能在2025年第四季度回调至3525美元/盎司。瑞银在预测“黄金价格有望在未来数月内升至4200美元/盎司”的同时,也提示了“短期内金价可能回调至3800美元/盎司”的风险。
国内机构在长期看涨黄金的同时,同样提示了短期风险。虽然央行购金、美元走弱、地缘冲突等基本面因素都支持金价走高,但这种支撑在散户和机构一致看多的情绪催化下被放大了,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高。有多位分析师认为,黄金目前已处于超买状态,后续可能出现5%至6%的回调。
展望黄金价格的中长期走势,分析机构普遍认为,黄金的长期上涨根基依然稳固,回调或许是买入良机。
03
投资黄金仍是较佳策略,“ETF+定投”或是好选择
总体而言,从长期视角看,买入并持有黄金仍是较佳策略。但投资黄金的方式、产品有很多种,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再结合市场变化情况,进行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实物黄金、黄金定投是不错的选择;想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的平衡型投资者,可以关注黄金ETF及联接基金;经验丰富的高风险收益型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黄金股甚至黄金期货。专家表示,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不妨考虑“黄金ETF+积存定投”的组合。
中信建投证券建议,针对拥有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黄金定投通过固定时间间隔购买黄金,无需预测价格,实现成本平均和财富增长,具有分散风险、简化决策等优点;针对初期有资金但无后续现金流的投资者,“定投+择时交易”策略通过资金分仓,一部分定投构建底仓,另一部分依据市场信号灵活交易。
博时黄金ETF基金经理王祥建议,以10%作为黄金ETF配置中枢比例,围绕这一中枢,投资者可以结合市场情绪,调整组合中的黄金资产占比,在短期交易逻辑清晰、情绪高涨时适度超配,在市场低迷或调整期阶段性减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