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15 22:05:30 股吧网页版
2025智驾“进阶提速” 产业链企业迎新机遇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谭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月15日,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目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港股自动驾驶板块再迎新成员。

  业内专家认为,2025年智能驾驶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伴随行业发展,数据、测试等相关产业链企业将持续迎来发展机遇。“目前,L4级自动驾驶正处于商业化、规模化的早期阶段。无人驾驶出租车等应用及盈利模式仍需验证。无人驾驶行业整体盈利拐点预计在2025年或2026年。”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刘煜冬对记者说。

  产业链新机会不断涌现

  赛目科技是中国一家专注于仿真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主要从事ICV(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驾驶不断发展,产业链不断涌现新机会。”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亚飞表示,以场景测试为例,智能驾驶研发早期测试需要人为设计场景,后续对场景数量需求增加。目前,业界涌现出不少生成场景的新方法,能将场景类别更多地覆盖。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达55.7%,预计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超过60%。

  产业链企业紧抓发展风口。据悉,博世的中阶智驾方案已获得至少三家头部车企的定点,覆盖十几款车型。这款全新的中阶智驾方案基于地平线J6E/M平台开发,瞄准10万元-20万元车型的智驾配置。

  此前,多家车企表示计划实现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此前,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公开表示,理想汽车有望在2025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2024年11月,小鹏表示,到2025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计划实现类L3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无人驾驶商业化加速

  近日,文远知行宣布,由其提供产品及技术支持的瑞士创新自动驾驶试点商业项目正式启动。根据规划,项目将分阶段逐步投入数十辆自动驾驶车辆,首批自动驾驶车队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正式投入运营。

  “目前,无人驾驶行业已开始真正商业化。无人物流小车、无人驾驶出租车都已经进入或者将进入到千车级规模的阶段。2025年无人驾驶行业或将迎来指数级增长。”刘煜冬说。

  2025年,头部自动驾驶玩家继续发力无人驾驶。如祺出行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将继续推进Robotaxi商业化示范运营,并将基于平台运营及数据优势持续升级面向智驾产业链的人工智能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小马智行表示,力争在2025年实现车队规模突破千台,并达成单车盈亏平衡,稳步推进Robotaxi的大规模商业化。

  为何是“千台”?“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而言,单一城市投放500台到1000台的量级车辆,才有可能达到收支平衡。”某自动驾驶企业相关责任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在盈利方面,矿山、物流配送等场景或将率先盈利。“近年来,随着实际业务场景中的积累和打磨,矿山、物流配送等场景无人驾驶已经进入爆发期。”刘煜冬说。例如,矿山无人驾驶企业易控智驾2024年营收近10亿元,实际运营矿卡已近900台,矿区无人驾驶累计运营里程超3000万公里。

  上海友道智途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衡量说,L4级自动驾驶极为关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等问题,未来,L4级自动驾驶要在封闭场景中从“能用”变为“好用”,并且不断拓宽边界、扩展更加复杂的场景。

  多因素推动无人驾驶长远发展

  “未来,无人驾驶长远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商业模型能否跑通。这包括无人驾驶技术稳定性、运营效率等因素。在商业模型没有完全跑通的同时,则需要从成本端提高效能。”刘煜冬说。

  在Momenta CEO曹旭东看来,实现规模化的L4级自动驾驶,最关键的点是安全。“我们觉得至少要实现10倍于人类的安全性,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的L4级自动驾驶。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实现规模化L4级自动驾驶遇到的各种各样数百万个长尾问题。”

  在技术方面,“未来,端到端一定是VLM(Vision-Language Model,即视觉语言模型)或者VLA(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即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架构的,同时会慢慢向强化学习范式迁移。在端到端新范式下,数据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掌握更多高阶智驾方案车型的主机厂和头部智驾公司,将会建立更强的护城河。”刘煜冬说,生成式世界模型成为端到端落地的重要工具。面对极端情况采集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世界模型或能发挥较大价值。

  “智能驾驶相关零部件成本显著降低。硬件成本从10万元级到千元级不断下探。这为智能驾驶商业化打开更多空间。”某自动驾驶企业相关责任人告诉记者。

  曹旭东表示,在硬件方面,硬件物料清单(简称BOM)成本正在以每两年减少一半的速度下降。2024年,城市高阶智能驾驶整个硬件BOM成本在1万元左右。2025年底至2026年初,城市高阶智能驾驶硬件BOM成本可达5000元左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