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创新药企业在H股上市。
10月15日,轩竹生物-B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敲锣上市,正式开启其资本市场新征程。此次轩竹生物发售H股总数为6733.35万股,发行价11.60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7.8亿港元。招股期间,公司公开发售获4908.33倍认购,国际配售获10.15倍认购。上市首日,公司股价高开153.97%,报29.46港元/股。

10月15日,轩竹生物-B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敲锣上市图片来源:轩竹生物微信公众号
轩竹生物董事长徐艳君当日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公司将以上市为契机,坚守“创新驱动、助推中国新药发展,服务人类健康”的使命,为患者、股东和投资者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根据招股书,轩竹生物注册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作为一家深耕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与商业化。公司构建了大、小分子双轮驱动的研发体系,精准布局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三大核心治疗领域。目前,公司拥有三款商业化产品并分别建立起了针对消化与肿瘤的销售团队,同时拥有超过10项在研项目,形成了布局丰富的创新药产品管线。
具体来看,公司核心产品包括已获批上市的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PPI抑制剂安奈拉唑钠肠溶片;治疗乳腺癌的新型CDK4/6抑制剂吡洛西利片,其是国内同类品种中唯一获批单药治疗晚期后线乳腺癌适应症的创新药;以及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ALK抑制剂地罗阿克片,可为ALK阳性患者提供全新治疗方案。
招股书显示,公司成立于2008年,当时控股股东四环医药收购山东轩竹的多数权益,用以提升自身对创新药的研发能力。2012年,四环医药收购于山东轩竹的其余股权,山东轩竹成为四环医药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招股书,自轩竹生物成立以来,已通过A、B轮股权融资,并从中筹资约人民币16亿元。其中,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0.72%的股份。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9月,公司曾准备冲刺科创板。不过,公司于去年5月撤回A股上市申请,并在去年11月首次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在业绩方面,因产品商业化初期,研发费用开支较大等原因,目前公司仍处在亏损阶段。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2023年至2025年3月,轩竹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万元、3009.4万元、255.9万元;亏损额分别为3.01亿元、5.56亿元和0.65亿元。
在研发费用投入方面,公司2023年至2025年前3月,轩竹生物研究及开发开支分别为2.39亿元、1.86亿元、5300万元,占各年度期间经营开支总额的70.9%、32.2%、77.6%。
根据招股书,公司此次IPO资金45%将用于核心产品(KBP-3571、XZP-3287及XZP-3621)的研究及开发;14%用于关键产品(KM602、KM501、 XZP-7797及XZP-6924)的研发;11%将用于为其他候选药物的研发拨资;20%用于增强商业化及市场营销能力;剩余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从股东结构来看,轩竹生物的控股股东包括四环医药控股集团及其关联方。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四环医药透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轩竹医药及海南四环在轩竹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中拥有约56.47%的权益。公开资料显示,四环医药自2001年成立,并于2010年在港股上市,为国际化医美及生物制药企业。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10月15日,轩竹生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中表示,未来,轩竹生物将持续深耕肿瘤、消化等重大疾病领域,依托“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生物药研发平台、临床开发平台”三大平台,打造更多FIC/BIC的创新药,同时深化全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