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交易所披露信息显示,中国平安于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每股作价32.0655港元,增持总金额约5583.89万港元。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占其H股总股本的比例约5.04%,触发“举牌”线。记者留意到,这是继2019年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后,时隔六年再度出现险企举牌同业,引发行业与市场广泛关注。
作为手握大量资金的险企,在资本市场上“扫货”早已是常态。据南都湾财社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保险机构举牌上市公司达22次。但险企举牌险企的情况却并不多见,此次增持事件背后有何考量?
对于举牌中国太保H股一事,8月14日,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称:“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事实上,中国平安对权益市场的积极布局早有信号。2025年3月,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25年权益市场前景向好,公司会适度加大这方面的配置。从实际行动来看,除此次举牌中国太保 H 股外,中国平安此前已增持邮储银行、中国电信等 H 股,体现出其对权益市场的积极布局。
险资为何看好保险股?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认为,近年来,保险行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资产端,利率下行挑战险企盈利能力,当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改革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发展态势长期向好,险企投资收益率压力不断缓解。负债端,人身险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有助于减轻利差损压力,降低负债成本,推动人身险高质量迈向低利率时代;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因素推动乘用车销售市场预期扩张,利好财险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中泰证券研报分析称,本次举牌释放了重要信号: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同样也会关注保险股,保险股同样属于“红利”范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股东回报,也为险资入市增加了动力。此次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不仅强化了投资者对非银板块的信心,也对保险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后续或引发市场对保险股投资价值的重新审视与关注。
华创证券指出,当前港股内资险企股息率优势显著,新华H、阳光保险、平安H股等标的股息率均超5%。在监管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险资增配高息权益资产的趋势有望延续。中国平安此次举牌中国太保H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高股息金融资产长期配置价值的认可。
同花顺数据显示,中国太保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次,累计分红金额为1192.81亿元,其中A股分红854.13亿元,港股分红338.68亿元。税前分红率2.86%、股利支付率23.23%。

2025年以来,中国太保H股涨幅已超过42%。截至8月14日收盘,中国太保H股收盘价为36港元,上涨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