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0 20:18:30 股吧网页版
业绩重回增长,万物云“第二曲线”初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2602_0

  万物云2025年的业绩发布会选择在武汉举行。这是万物云上市以来,首次将业绩发布会“搬”到深圳以外的城市。

  选择在武汉这座城市对外公布业绩,是因为这里是万物云的“第二总部”,坐拥万物云的数字运营中心、财务共享中心和人事共享中心。万物云的数字运营中心通过云计算、大数据、AIoT等数字技术,结合万科物业多年在空间(社区、商写、城市)运营的实践,覆盖万物云在全国超过5000个在管项目和1000万以上客户。

  万物云管理层对投资者展示“第二总部”的缘由正在于此。

  过去几年,受到房地产市场承压以及关联方发展瓶颈的多重影响,万物云业绩持续下行。直至今年上半年的这个报告期,万物云才终于看到了“拐点”的到来:在AI方面的投入带来了提质增效,以及科技赋能带动新业务的增长,乃至关联方风险持续出清等各方面因素交叠,万物云业绩重回增长。

  报告期内,万物云实现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3.1%,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3.2亿元。截至报告期末,万物云现金资产达114.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加20.5亿元。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在业绩会上预判,如果找到了自身的发展之路,从今年开始物业行业在收益上将会进入反弹的阶段。

  轻装再出发

  去年以来,万物云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工作,就是减少与关联方的交易规模。2022年至2024年,万物云持续关连交易占整体收入比例分别为16.0%、13.5%、9.5%;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至6.5%。

  朱保全在业绩会上分析称,“目前排名靠前的物业企业,与母公司之间或多或少都有关联交易,当关联交易的比例降到一定底部时,靠独立业务获得的收益增量将会大于关联交易带来的毛利下滑。”

  朱保全表示,万物云主动压缩了开发商业务,使得开发商关联业务收入占比降至6.5%,而循环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其增幅与开发商业务降幅之间的“剪刀差”开始呈现。

  至此,万物云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已经基本出清。去年以来,万物云也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承接了关联方的部分资产,但随之而来的是,万物云也因此囤积了部分“低效”资产,这部分资产在未来如何变现,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所在。

  万物云副总经理叶菲透露,万物云于2025年3月成立了“惊蛰”专项工作组,以专业队伍来解决去化抵债资产问题。目前,万物云整体经营状况良好,流动比率为1.18,处于健康水平,现金流稳健且现金余额充足,这让公司能够以时间换空间,稳妥消化这些资产。

  针对不同资产类型,万物云制定了差异化策略:对于销售型资产,重点把控销售价格与获取成本的关系,在整体损益≥0的原则下,尽可能实现应卖尽卖,持有期间注重盘活经营以提升价值。

  在完成与关联方的“交割”以后,万物云管理层预期未来的业务增速会进一步加快。

  万物云财务负责人王绪斌表示,基于今年中期报告3.1%的营收增长与10.8%的核心净利润增长,预计这两项指标2025年全年增速会进一步扩大。而业绩达成的核心路径在于通过弹性定价等带来的物业底盘的内生增长,新业务新能力价值释放,投资驱动业务增长,以及AI带来的降本增效等。

  科技的能量

  在万物云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构成中,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业务的增长是相对亮眼的部分。报告期内,万物云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新增饱和收入12.50亿元,新获取10个超高层项目。

  万物云的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业务,指的是向非住宅业态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包括办公楼、商场、医院等公共设施的物业管理,通过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通过科技赋能的方式,万物云拓展了服务的边界。

  以企业远程运营服务为例,这是包括人事共享、财务共享、IT共享服务及灵活用工、员工福利平台在内的业务领域,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与毛利润双双提升,其中收入达6.19亿元,同比增长14.1%,毛利润上半年达到2.07亿元,同比增长20.2%。

  朱保全在业绩会上介绍称,通过武汉的远程指挥调度中心,万物云可以为客户提供远程共享服务,使用万物云能够集中管控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项目,实现跨区域的远程指挥和资源调度。“这是万物云提升管理效率、加快响应速度、优化服务质量的核心能力之一。”

  在科技赋能领域,万物云仍在持续。今年年初,万物云提出H类真人、R类机器人、A类智能体的三类员工协作模式。经过半年多AI应用建设,各类AI智能体已在万物云内部纷纷涌现。今年7月,首批6名AI员工完成转正答辩正式上岗。同时,万物云GC平台也升级2.0版本,实现多种RAG与MCP升级,以及多AI agent员工协作。

  虽然AI已经成为物业服务的“标配”,但市场对此的共识尚未完全形成,仍需要物业公司与业主方之间通过互动沟通,形成默契。朱保全解释道,尽管很多物业企业都踊跃应用无人机、机器人等AI技术,但客户有时更愿意选择人工服务。他指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应用问题,而是如何与业主达成共识的间接推进过程。不过,物业企业可以在自身内部管理层面,快速推动AI技术的落地。

  同时,朱保全也提醒,“尽管AI已经成为时代答案,但企业仍需清醒地意识到,业务侧的应用AI不能一厢情愿,必须与客户需求、服务感知相结合;也不能陷入技术自嗨,必须积极与行业、学界交流。企业在内部技术应用上拥有决定权,也更适合作为全面AI变革的起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