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A股定增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IPO日报不完全统计,按增发股份上市日计算,截至6月30日,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计实施了78个定增项目,募集资金总额为7805.1亿元。去年同期共计实施了83个增发项目,募资金额累计977.93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增发数量基本持平,募资总额大幅上涨近700%,呈现显著回暖态势。
增发规模大涨
IPO日报发现,今年定增规模爆发与国有银行巨额定增相关。
今年上半年,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已完成超千亿定增。其中,中国银行募资1650亿元,邮储银行募资1300亿元,交通银行募资1200亿元,建设银行募资1050亿元。上述四大银行此次定增募资额合计达到5200亿元,占今年上半年募集资金总额的66.62%。
除了国有银行发起巨额定增,其他上市公司的定增规模也有明显增长。
具体来看,增发金额超100亿元的有9家,增发金额在50亿元-100亿元之间的有4家,增发金额在20亿元-50亿元之间的有10家,增发金额10亿元-20亿元的有16家,其余公司的增发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下。
板块分布显示,增发已实施公司中,深市上市公司有30家,合计募资427.63亿元;沪市上市公司有48家,合计募资7377.47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有0家。
相较去年同期,今年实施增发的募资总额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而在此之前,增发融资数量和规模已经连续多年出现下降。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2024年,增发发行数为145家,增发融资金额为1730.52亿元,同比分别为下滑56.33%、70.07%。
从变化趋势来看,近五年内,增发融资规模在2021年达到峰值,为9133.06亿元,随后一路下滑,2024年比2021年已经下滑了81.05%。
而截至7月7日,2025年A股市场共计实施了84个增发项目,募集资金总额为8060.45亿元,有望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
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定增市场回暖主要源于政策支持和行情推动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方案允许公募基金等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同时,重组制度持续优化,配套融资项目激增,定增成为并购重组中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股市行情活跃、行业景气度好转以及经济回暖也进一步推动了定增市场回暖。
赚钱效应良好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收盘,在78个定增项目中,最新股价高于定增价格的共有71个,低于定增价格的共有7个,破发率仅8.97%,浮盈率超过90%,增发至今的涨跌幅均值为55.89%,赚钱效应良好。
其中,有10家公司目前股价较增发发行价涨幅超过100%,包括中航成飞、*ST松发、东山精密、罗博特科、国盾量子等。
具体来看,中航成飞的股价涨幅最大,溢价率高达906.52%。
据悉,中航成飞定增约20.86亿股,发行价格为8.36元/股,实际募资总额为174.39亿元,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购买航空工业集团持有的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
中航成飞的增发价格为8.36元/股,增发上市日为2025年1月22日。截至7月8日收盘,中航成飞的股价为83.52元,较定增发行价上涨906.52%。
定增破发最明显的则是深高速,定增折价率为20.58%。
深高速此次47亿元定增,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和偿还有息负债,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国际全资子公司新通产在内的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特定对象。
深高速的增发价格为13.17元/股,增发上市日为2025年3月27日。截至7月8日收盘,深高速的股价为10.49元,较定增发行价下降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