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与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半年度指数检讨结果:中证恒生沪港通AH股精明指数将剔除东方证券(03958)与广汽集团(02238),同时纳入恒瑞医药(01276)与海天味业(03288)。该指数成分股数量仍维持在50只,涵盖沪港通范围内市值最大且同时在沪港两地上市的公司。
公告发布当日,金融圈内就荡起了波澜,作为国内目前仅有的13家“A+H股”上市券商之一,东方证券的离场并非毫无预兆。
机构资金提前撤离
《财中社》发现,东方证券的重要机构股东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宁泉资管”)从2024年9月起,前后七次减持东方证券,持股数从1.54亿股降至9084.68万股,持股比例从15.01%降至8.84%。


作为私募巨头,宁泉资管连续减持释放出清晰的谨慎信号,尤其对东方证券这类A+H上市券商,机构持仓调整往往比指数调整要更为关键。
筛选门槛失守
中证恒生沪港通AH股精明指数的成分股筛选机制透明而严格,指数每半年度进行一次检讨,对恒生综合成分股是否符合保留在指数内的要求和非成分股是否符合进入指数要求进行核查,其要求为: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上市且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数据截止点为6月30日和12月31日。此次调整基于2025年6月30日的数据,虽然具体数据尚未公开,但至少说明,东方证券在基于市值的筛选中并未守住阵地。
从公司近年来的数据来看,2024年,东方证券归母净利润虽然同比增长21.66%至33.5亿元,但包括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和信用业务在内的多项主营业务收入都出现下滑,说明公司对自营业务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他核心业务相对疲软。2025年一季度报也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虽然同比增长62%,但经纪业务环比继续出现下跌。
此外,东方证券各分支机构也屡次出现合规失控的表现,2024年,汕头营业部、江阴营业部连环受罚,2025年6月又有武汉营业部违规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接收客户账户并协助第三方操作而受到湖北证监局处罚。
折价困局难解
东方证券被剔除指数,也折射出AH股溢价指数的现状。截至7月29日,沪港AH股溢价指数(沪港AH溢价,H50066)报130.18点。该指数以2005年1月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点。高于100点表明A股相对H股存在溢价,而130点的数据,意味着A股整体价格比H股高出约30%。
这种结构性价差使H股在指数权重计算中天然处于劣势。当两地上市公司H股长期处于折价状态,其总市值排名必然受到影响。
东方证券的遭遇并非完全特殊。当前港股券商板块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低位,据此前分析,东方证券动态市盈率仅约12倍,券商板块面临经纪业务收入承压的普遍困境,而在AH股精明指数中,金融股权重又面临消费和医药板块的强势挑战。此次新纳入的恒瑞医药与海天味业正说明了这一趋势,二者所处的医药和大消费行业与券商股的周期属性形成鲜明对比。
当东方证券离场,市场目光将聚焦于其他AH溢价较高的金融股,比如中信建投、申万宏源等会否步东方证券后尘。这也进一步说明,哪怕是曾经辉煌的券商股,也需要在未来的挑战中寻找新的价值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