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云南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称,鼓励银行机构增加消费金融供给,拓展消费金融应用场景,高效服务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加大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事实上,近一个月以来,全国多地金融监管局密集部署金融促进消费工作,有监管部门明确提出“将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纳入日常监管”。
多地金融监管局密集部署
云南金融监管局公告称,该局认真贯彻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工作要求,配合开展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从加强重点领域支持、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优化金融消费环境、强化宣传引导四个方面提出落实举措。
截至2025年6月末,云南省个人消费贷款(不包括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3690.39亿元,同比增长6.49%,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34个百分点。
事实上,步入6月以来,已经有青海、吉林、福建、大连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部署金融促消费工作,并发布相关指导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有地方金融监管局明确提出将“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纳入日常监管”。
例如,6月3日,吉林金融监管局表示,该局将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以及强化组织实施、强化监管督导、强化联动配合等方式,扎实推进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助力当地消费市场复苏与升级。
在强化监管督导方面,该局表示,将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纳入日常监管,通过窗口指导、现场督导等方式做好督促指导,建立定期报告分析机制,及时总结良好经验做法,定期评估政策落实效果。
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优化服务
在业内看来,近期,多地金融监管局密集部署金融促进消费工作,体现出当前政策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视,以及金融在助推消费升级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为响应政策号召,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在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利率下调、支付优惠,以及场景融合等方面发力,以金融力量助力消费复苏及升级。
例如,中国银行推出了“万千百亿”惠民行动,计划今年投放超万亿元贷款,投入百亿元消费补贴和减费让利,覆盖境内外消费者;建设银行紧跟多元化消费场景发展新趋势,以普惠金融特色服务支持青年夜市创业就业等。
6月,浦发银行推出“光影嗨购节”活动,联合中国银联提供专属购票礼,通过消费券、支付优惠等手段激发电影消费活力。
光大银行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文化旅游、银发经济等新业态,该行通过手机银行、光大云缴费以及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开展“国补支付礼”“爱家省钱周”等各类促消费活动,客户通过消费可兑换缴费红包、支付立减金、中青旅优惠券等多种权益。
业内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和市场需求推动下,预计将会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效率,进而推动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建议,金融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消费群体特点,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金融带来的便利,发展线上消费金融,提高消费者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