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陈婷赵毅深圳报道
“公司在去年进行了上市重组,构建了全新的上市平台,未来公司也将坚持围绕地产产业不动摇,面向行业新需求,着重发展核心能力,提升产业链的开发服务能力及全生命周期服务和运营能力。转型的成功需要商业模式和组织能力双向驱动,本人也会在未来全面负责公司整体经营管理工作,服务好董事会给我们的各项指标。”8月28日,美的置业(3990.HK)总裁兼执行董事王大在于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对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
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美的置业营收约20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率为30.8%,归母核心净利润为3.1亿元,同比增长119%。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2024年10月,美的置业宣布完成内部重组,正式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重组后,美的置业专注经营性业务,围绕物业管理、商业管理、智能化、装配式建筑和室内装修开展业务,以及承接控股股东所持房地产开发资产的全链条开发管理。
上半年,美的置业着力发展开发服务、物管服务、资产运营及房地产科技四大核心板块。王大在表示,现在好产品和好服务是全行业共同的追求。公司将坚持“服务+”战略,聚焦一二线城市,夯实住宅、产业园、医疗康养等多业态服务能力。
物管服务收入占比近50%
公告显示,美的置业主营业务包括物管服务、资产运营、房地产科技及开发服务。上半年,物管服务收入约9.3亿元,同比增长8.7%,占总营收的46.5%;资产运营收入约2.75亿元,同比增长13.9%,房地产科技收入约2.87亿元,同比下降9.2%,开发服务收入约5.05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美的置业物管服务的合约面积为96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在管面积79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在管产业园区64个,在管面积974万平方米;资产运营包括商业运营和产业园租售业务,在营商业体13座,运营面积超70万平方米,其中自持5座商业体。
报告期内,美的置业的物管服务业务板块新签7个金额超千万元级别的非住业态项目。公司非住业态合约收入达5.1亿元,其中产业园及医养业态收入约3.3亿元;非住业态年度饱和收入达2.5亿元,产业园及医养业态收入为1.7亿元,占比约67%。
上半年,美的置业在资产运营业务板块以自持项目为基础,有序拓展商业运营赛道,该板块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商业租金及停车场收入增加所致。据美的置业管理层介绍,报告期内,商业项目营收2.3亿元,公司围绕深耕城市广州、佛山、贵阳等地获取5个资产管理项目;产发项目营收0.4亿元,已售未结转收入5亿元,运营项目4座,出租率99%,上半年新获2个项目,管理面积30万平方米,预计全周期代建代管签约金额超1.1亿元。
房地产科技业务板块受房地产市场环境影响,业务量缩减导致报告期内收入有所下降;开发服务业务板块所得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司为控股股东提供代建服务。
经营性净现金流4.4亿元
上半年,美的置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经营利润约3.95亿元,同比增长69.1%;持续经营业务核心净利润约3.16亿元,同比增长127.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约4.4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美的置业资产达94.9亿元,净资产49.8亿元,无有息负债,现金总量保持12.7亿元。在股东回报方面,美的置业坚定贯彻高分红政策,首次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累计每股派息约7.61港元,实物分派下的现金替代每股5.9港元,合计每股13.51港元,持续保障股东利益。
美的置业管理层表示,从长期持有美的置业的股东来看,回报还是相对可观的。未来派息公司会一如既往保持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派息政策,同时,持续保持中期和年度两次分红。
业绩发布会上,王大在表示,当前地产行业正处在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的转型期。转型,意味着将会涌现很多新的机会。“去年的重组是公司对未来战略的重新定义,也是商业模式的重塑。介于业务的变化,未来我们会动态调整管理团队,适应新的商业模式,为更长期的未来做好准备。经过多年的沉淀,公司已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梯队,组织体系已经非常完善,未来管理团队的变化也是为了更好地匹配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展望2025年全年,美的置业管理层表示,公司对2025年业绩增速保持20%左右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