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盛业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8-22 20:47:10 股吧网页版
营收、净利“明降暗升”? 盛业回应“出表”问题并称有信心维持高派息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6069_0

  8月21日,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069.HK,简称“盛业”)举行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尽管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双双下滑,但该股当日收盘价为5.58港元,涨幅达3.33%。记者发现,从3月22日至8月21日,五个月内该股股价涨幅达43.78%,交易量也有所回升。

  同时,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密集回购股份,截至中期,回购股份总数达19752000股。对此,该公司首席战略官原野回应,主要是为了股价维稳。回购的股票一部分会注销,一部分会保留下来用于员工激励。

  除了回应密集回购行动外,原野也对无锡国金保理“出表”、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增长、地方金融组织严监管政策等影响进行了一一回应。

  无锡国金保理“出表”或下半年显现“利好”

  由于无锡国金保理的“出表”,主营业务中贡献收入大头的数字金融解决方案带来的收益同比减少22.5%至2.75亿元。因为在这项主营业务的收入结构中,供应链资产的利息收入占比超九成。

  据盛业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消息,2024年2月28日,该集团旗下无锡国金保理与太湖新城资产正式签署增资扩股合作协议,后者将向前者注资约5.7亿元人民币,并成为前者控股股东。盛业则由控股方变为参股方。

  公告显示,盛业对于无锡国金保理的间接股权总额将因太湖新城资产的增资而由80%摊薄至49%。

  受上述事件影响,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双双下降。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1.9%;实现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11.7%。

  “如果无锡国金保理没有出表和剔除非主营业的影响,盛业中期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原野指出,该公司2024年中期及2023年中期出售供应链资产收益分别为723万元、5582万元。若同时剔除非主营业务,即出售供应链资产收益和与其相关所得税的影响,上述报告期的净利润将分别为1.59亿元、1.45亿元。因此,盛业2024年中期的净利润理论上增长超过10%。若进一步叠加无锡国金保理“出表”前51%的业绩回补,盛业中期营收和净利润理论上分别增长超过11%和16%。

  对于无锡国金保理“出表”带来的影响,原野也曾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向记者透露过,盛业从无锡国金商业保理的控股方变为参股方,将导致营业收入、总资产、净资产等数据下滑。但增资扩股引战后,无锡国金保理净资产将增至约10亿元,业务总规模有望在3年内接近100亿元,未来3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将不低于3.74亿元。

  “整体来看,利大于弊。”在他看来,未来三年,无锡国金保理为盛业带来的平台服务收入和利润贡献将大幅提升,盛业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同时,科技收入、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也将随之提升。

  除了无锡国金保理之外,盛业近年来通过参股的形式与宁波、厦门、青岛等地优质国企合资成立保理公司,以实现产业生态链接和精准高效获客。盛业目前参股的四家合资公司,合计注册资本金已经增加至18.17亿元,合计净资产已经增加至25.60亿元,根据“风险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倍”的监管要求,有望撬动的业务规模超过250亿元。

  在本次发布会上,他再次强调,上半年各家合资公司的业务规模已实现质的飞跃。整体“利”的部分会在下半年开始显现。

  预计明年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达50%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205号)(简称“205号文”)要求,商业保理公司的风险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倍。

  在这一监管要求下、叠加净息差的持续收窄,近年来,该公司持续推进平台化转型战略,提升科技收入占比,以打造轻型的资产负债表。其定位也从保理公司转向供应链科技平台,商业模式也从单一的赚息差模式拓展至提供多元的服务方案。

  “我们是一家科技企业,平台科技服务将逐渐成为我们的主营业务,很多券商已经按照科技类企业对我们进行价值重估。事实上,我们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速度将很快。”原野在本次发布会上多次强调。

  因为若该公司只做老本行,即聚焦数字金融业务板块,其净资产规模会影响其发展空间,未来会遭遇发展瓶颈。除非不断地进行增资,以增加净资产。而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并不会受到“205号文”的资金杠杆限制。因为平台服务收入主要由透过向资金合作方推介客户而自客户收取的服务费和平台普惠撮合科技服务费构成,主要随着客户数量增长而增长。

  中报显示,报告期末,该公司平台累计客户总数已超过16700家,同比增加22.8%。平台科技服务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为1.54亿元,同比增长了82.9%,在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总额中占比相比于上年同期的17%提升至35.3%。“预计今年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达35%,明年预计提升至50%。”原野表示。

  经初步测算,盛业预计全年平台科技服务收入至少3亿元,相当于每个客户每年平均可以带来的平台科技服务收入约1.8万元。同时,该公司表示,平台科技服务相当于SaaS服务,客户每年大概率会续约以继续获得服务。

  该公司进一步透露,若按照以往20%的增速计算,预计2025年和2026年平台累计服务客户数将分别增长至20073家和24088家,预计未来两年的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分别增长至3.61亿元和4.34亿元。另外,潜在客户数超过150万家。公司目前的客户渗透率仅为1%。当客户渗透率逐渐提升至5%时,平台累计服务客户数将达到75000家。届时,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将相应地增长至13亿元,预计未来几年的营业收入将保持高增长率。

  有信心为投资人提供长期可维持的高派息率

  此外,商业保理行业所面临的监管环境或进一步趋严。

  上半年,供应链金融圈内流传着一份神秘的“8号文”,据传,“7+4”类地方金融组织将迎来面临更严的监管举措。

  根据市场消息,这份“8号文”为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将在未来三年对地方金融组织进一步清理和强化监管,相关要求已下发至省级机构。

  对于监管对地方金融组织的进一步清理和整顿,盛业首席战略官原野表示,这对于商业保理行业而言是一次利好的洗牌,有利于清退不合规的商业保理牌照,推动行业真正聚焦到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中去。

  “旗下盛业保理,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央行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最高考核评级A级,连续两年获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最高监管评级A级,在近期也获央行征信中心评为‘优秀机构’,取得了监管的认可。”他表示,公司将抓住新的机遇。严监管趋势下,保理牌照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随着未来市场需求的旺盛,更多的资源或向头部保理公司倾斜,盛业将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服务,抓住客户需求,为实体经济赋能。

  据了解,新的商业模式下,高效获客已成为该公司提升盈利的重要手段。原野直言,未来核心重点并不是去拓展表内的杠杆,更多的是去拓展平台直接合作方,拓展参股合资公司的规模。

  由于政策面对新设保理牌照有严格的审核和要求,他也在会上回应,盛业将在已有四家合资公司的基础上,做好存量。一方面,可以增资合资公司;另一方面是练好内功,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把系统做得更优,提升运营效率。

  “我们也不完全依赖合资公司拓展业务,138家资金方对盛业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强,资金合作方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这将是未来规模提升的明确助力。”原野称。中报显示,报告期末,该公司的资金合作方总数同比增加13.1%至138家。

  除了高效获客之外,在规模的持续扩大下,风控成为该公司另一项核心工作。根据中报,上半年,该公司不良率小幅提升至0.04%,逾期率微升至0.12%,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整体来看,原野表示,未来随着公司业务量的提升,更轻量化的发展,利润会进一步的增长,有信心为投资人提供长期可维持的高派息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