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28日电(谈瑞) 碧桂园服务(6098.HK)27日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9亿元,同比增长10.2%,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15.7亿元,期末银行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约164.7亿元,经营和现金流总体保持稳健。
最近半年,住宅物业换手率不断攀升,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虽然面对挑战,财报显示碧桂园服务仍保持了基本盘的稳步扩张。

碧桂园服务管理层
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总裁徐彬淮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物业费降价的呼声反应了行业发展还不够规范的现状。近期国家关于扎实开展物业服务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的政策出台,对物业企业的诚信经营、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长期来看对推动行业规范稳健发展是好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龙头企业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因为头部企业在规范经营、品牌重视、数字化能力投入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
他表示,未来三到五年,碧桂园服务将回归客户导向,走向合理的盈利空间。“未来物业服务定价权应该是客户所拥有的,物业企业要做的是与之匹配,并且做到诚信公开。公司将结合客户的需求,将毛利率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同时积极拓展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
业绩会上披露的信息显示,上半年碧桂园服务核心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态势,经营基础进一步巩固。具体来看,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达136.1亿元,同比增长6.7%;社区增值服务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5.3%;“三供一业”(供电、供水、供暖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51.6%。摩根大通最新报告认为,物业管理业务的收入及毛利按年分别增长7%及2%,高于该行此前预估值。
比如,在社区增值服务领域,碧桂园服务自营品牌“智享楼下充电”,通过自营设备为业主提供安全、便利的两轮充电服务。截至上半年,已累计在全国超5000个社区运营约60万个充电插座,累计注册用户数超550万,累计服务超1亿人次。据悉,公司正在加速布局外部市场,为市场化项目提供一站式场地管理充电解决方案。
截至6月30日,碧桂园服务管理物业项目总数达8108个,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市、香港及海外,收费管理面积增至10.6亿平方米,其中位于一二线城市项目的收费管理面积约占40.2%。聚焦客户满意度与体验提升,碧桂园服务上半年共计投入约2.59亿元用于对社区康乐设施、老旧设施的焕新以及升级改造,提升客户体验。
同时,关联方收入占碧桂园服务总收入的比例从2018年的20.3%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降至1.1%的水平,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地产依赖型模式向独立市场化运营的转型。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服务在综合设施管理(IFM)领域的拓展实现重点突破,成功拿下包括中国中煤集团下属厂矿企业园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新校区及中国移动广东韶关及陕西省标段等IFM项目。在此基础上,碧桂园服务近期已成立了专门的IFM业务集团。
当前传统物业服务面临基础服务成本上升、客户质量要求提高的“双重”挑战,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众多物业企业的关键突破口。目前碧桂园服务已实现保安、保洁、工程、电梯业务全链路规范管控,并通过嵌入NFC技术实现服务轨迹可视化。碧桂园服务自主研发的“零号居民”清洁机器人也是一大亮点,目前已在其服务项目中投入使用近100台,并计划于年内实现在华南地区项目落地超1000台。
业内专家认为,物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不仅有助于降低对人力的依赖、节约长期运营成本,也将促进服务流程标准化和响应精准化,进一步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