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傲男
8月20日,老铺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铺黄金”)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老铺黄金实现营业收入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经调整净利润达23.5亿元,同比增长291%;毛利为47.05亿元,同比增长223.4%,公司拟派中期股息每股9.59元。
财报提到,收入及毛利增加主要源于: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形成的市场优势,以及产品的持续优化、推新迭代,带动并支持了线上线下店铺整体营收的大幅增长。
“我们坚定战略、聚焦市场、聚焦定位,始终坚守在古法黄金市场。我们认为下半年业绩将保持上半年的增长趋势。”8月21日上午,老铺黄金管理层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如此表示。
平均店效4.59亿元
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199.826吨,同比下降26%。在黄金消费市场整体承压前行之时,老铺黄金逆势狂奔。
上半年,公司足金产品(足金黄金产品及足金镶嵌产品)收入123.46亿元,同比增长250.9%,占总收入的99.9%。其他产品收入952万元,同比增长512.7%,其他产品及服务包括销售由宝石制成的非黄金产品及为老铺黄金销售的珠宝产品提供保养维修服务。
在产品方面,老铺黄金坚持原创,重视产品研发创新和升级。截至6月30日,其已创作出超过2100项原创设计,拥有境内专利273项,作品著作权1505项,以及境外专利246项。
从销售渠道来看,线下实体门店是老铺黄金的主力渠道。公司坚持“少开店、开大店”模式,截至6月30日,老铺黄金入驻29家头部商业中心、拥有41家门店。上半年,老铺黄金来自线下门店收入达107.36亿元,同比增长243.2%,收入占比86.9%;线上平台收入为16.18亿元,同比增长313.3%。
上半年,老铺黄金在单个商场平均实现销售业绩4.59亿元。
海通国际研报显示,作为国内唯一专注古法黄金的黄金珠宝品牌,公司以非遗工艺、独家设计与现代审美为核心,积极丰富产品矩阵,持续推出足金镶嵌等新品类,强化破圈效应。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拥有超1800个SPU与2700个SKU,形成以金饰和金器为主的双引擎结构,成长性行业领先。
知名经济学家、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老铺黄金能在黄金消费下滑、首饰消费下降时逆势增长,主要是精准抓住消费升级与文化认同的双重红利。老铺黄金以古法工艺为核心,将非遗花丝镶嵌、錾刻等传统技艺融入产品设计,把黄金从材料升级为文化载体,让消费者愿意为其工艺和设计支付溢价。”
探索海外市场
上半年,老铺黄金在境外业务收入为15.97亿元,同比增长455.2%,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12.9%。老铺黄金认为,这与集团“品牌国际化、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目标一致。
6月份,老铺黄金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店启幕。老铺黄金在财报中表示,这是集团的海外首家门店,也是老铺黄金品牌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摩根大通研报显示,海外首店整体表现超出预期。不仅客流量强劲,而且90%的客户是首次到店,过去曾购买国际珠宝品牌被老铺黄金的设计、工艺及产品寓意所吸引,显示了品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老铺黄金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冯建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的品牌、产品、系统能力决定了全球化的效果。我们将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同时也会去前期探索欧美等其他市场,做一些调研。”
海通国际研报指出,未来,公司在全球高端市场仍具扩张潜力,参考国际奢侈品牌门店数,预计老铺黄金2028年门店总数将增至60家至70家,其中中国约45家至50家、海外约15家至20家,优先布局日本及东南亚等华人消费占比较高、兼具中华文化认同的高端商圈。
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战略品牌专家陈晶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老铺黄金并非简单对标国际奢侈品牌,而是在黄金消费与投资需求同步增长的背景下,洞察核心客群对产品品质与文化价值的需求升级,通过强化文化属性与时尚设计,打破传统黄金饰品设计老旧、同质化的局限,填补了市场空白。
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进入价值竞争新阶段,老铺黄金凭借对产品与市场的精准把握,正在探索中国奢侈品牌全球化的新路径。其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增长模式,为整个行业提供了转型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