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由5人小团队打造的国产小成本游戏,近日上线后即引爆市场。这便是B站旗下工作室Team Soda(碳酸小队)研发的《逃离鸭科夫》。上线6天以来,该游戏已售出超52万份,成为2025年国产独立游戏市场的最大黑马。
上线不到一周,峰值人数超18万
10月16日,由B站旗下碳酸小队工作室研发的独立游戏《逃离鸭科夫》正式登陆PC平台,覆盖Steam、Epic、WeGame等六大渠道,定价58元。
这款第三人称俯视角单机“搜打撤”(搜索-战斗-撤离)游戏,上线即引爆市场。当天,该作便登顶国区热销榜,并登上全球热销榜第2。
根据分析机构Gamalytic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15时30分,《逃离鸭科夫》销量超52万份,营收超6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4300万元)。

同时,该游戏在Steam热销榜上排名第一,游戏在线峰值超18万人,在8300多名发表游戏评论的Steam玩家中,有95%给予游戏好评。显而易见,该游戏已成为2025年国产独立游戏市场的最大“黑马”。

或许是受到游戏走红等因素影响,港股哔哩哔哩-W(09626)在21日一度强势拉升超11%,盘中最高站上233.4港元/股。当天,哔哩哔哩-W股价以228港元/股报收,单日涨幅达8.88%。
“萌鸭+搜打撤”爆火,但玩法易被“卡BUG”
2025年,以腾讯《三角洲行动》《暗区突围》《和平精英》“地铁逃生”模式等为代表的“搜打撤”游戏大获成功,证明了该赛道的火爆。而《逃离鸭科夫》凭借差异化的玩法和保留的硬核“搜打撤”元素爆火。
虽然,《逃离鸭科夫》被玩家戏称为“鸭子搜打撤”或“萌鸭版塔科夫”,但不同于第一人称视角、强调紧张氛围与沉浸感的常规“搜打撤”游戏,《逃离鸭科夫》则采用的是第三人称俯视角,同时萌宠的游戏角色形象和搞怪滑稽的风格,让游戏在刺激之余多了一份搞笑和轻松。

对于《逃离鸭科夫》的爆红,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表示,“搜打撤”是一种游戏玩法,在大地图或大逃杀玩法令人审美疲劳后,它作为新势力让人耳目一新。他说,《逃离鸭科夫》以鸭子为形象,营造出类似《疯狂动物城》的枪战游戏效果。其呆萌、凶萌的风格,能让玩家获得在其他激烈“搜打撤”游戏中体验不到的休闲感。
不过,张书乐表示,“搜打撤”玩法容易出现较多玩家依靠漏洞、“卡BUG”的情况,这不仅是“搜打撤”玩法鼻祖《逃离塔科夫》多年一直处于测试期的原因之一,而且还是近期《三角洲行动》罢玩风波的导火索。“若问题无法有效解决,游戏平衡可能被打破,热度也会降低”,他说。
独立游戏要走“小而美”路线
根据B站方面提供给南都N视频记者的信息,《逃离鸭科夫》项目立项于2022年底,当时的核心团队为4人,之前发过的独立游戏《碳酸危机Soda Crisis》和《蛇行武装Snake Force》,在Steam上都是“好评如潮”,属于有较强开发经验的团队。

《碳酸危机Soda Crisis》。
《逃离鸭科夫》开发期间,团队又增补了1名成员。团队确立了“轻量化但高完成度”的目标,聚焦核心玩法趣味性和玩家体验流畅性。5名成员各司其职,策划主导“搜打撤”循环框架设计,程序负责动态地图生成与武器改装系统,美术打造萌系鸭子角色与幽默场景,音效团队为武器设计独特音效,测试则全程跟进平衡性调整。
有观点认为,《逃离鸭科夫》整个研发过程具有“独立游戏”(Indie Game)的特征。该类游戏核心特征在于开发者以个人或小型团队为主,独立承担创作、开发、发行等环节,不受大型商业公司或资本的直接控制。
张书乐表示,独立游戏走小而美路线,即便不是3A大作,也可能像很多独立游戏那样风靡全球,包括国内一些独立游戏。“关键在于游戏具有可玩性、思想性或趣味性,能触及玩家的痛点或痒点。”
B站另一新游进入测试倒计时
B站作为发行方发挥社区优势,借多渠道推送5人团队录制的开发者日志、更新预告,联动玩家参与内容共创。游戏内嵌创意工坊,支持玩家自定义内容。此“官方引导+用户参与”模式,保初期流水,为首日大卖助力,也筑牢社群基础。

B站上有大量《逃离鸭科夫》的内容。
实际上,《逃离鸭科夫》的表现,折射出B站游戏在细分赛道上的战略布局——依托自研团队的创意能力,聚焦“独立游戏精品化”路线。据悉,在《逃离鸭科夫》上线之后,B站另一款新游《三国:百将牌》已进入测试倒计时,该游戏是三国题材非对称竞技卡牌手游。玩家可操控各具特色的三国武将,通过策略搭配与实时对抗,体验三分钟一局的快节奏对战。
“B站是靠游戏支撑的二次元平台,近年来重新以游戏为底层驱动力”,张书乐认为,虽然此前B站依靠三国题材游戏开辟了一条“财路”,但该题材与B站用户画像重合度不高。他说:“《逃离鸭科夫》二次元属性较强,或许能推动B站回归二次元游戏领域,使其不再过度依赖单一爆款,极大提升在二次元领域的供血能力和续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