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22:31:51 股吧网页版
白桦树汁赛道火热 饮料巨头纷纷入局
来源:证券日报

  在健康饮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白桦树汁这一小众饮品正逐渐成为饮料行业的新宠。2025年夏天,白桦树汁市场迎来众多巨头的加速布局,为这一领域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巨头纷纷入局市场加速扩容

  今年7月初,农夫山泉母公司养生堂有限公司在山姆渠道推出白桦树汁饮料,主打“100%天然原汁”,强调原料产自大兴安岭高寒地区。此前,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已于6月推出NFC白桦树汁,汇源在其官网介绍称,新品源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的白桦树汁产业园,在生产环节采用NFC(非浓缩还原)原液锁鲜技术以保留活性成分。

  内蒙古大窑饮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窑饮品”)另辟蹊径,于6月份推出白桦树汁汽水。据了解,目前大窑桦树汁产品主要铺货渠道是餐饮渠道,未来将计划在电商平台上线。大窑饮品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天然、低负担”饮品的关注度和偏好日趋明显。大窑饮品布局白桦树汁汽水,既是基于对饮料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也是对“1(碳酸)+2(果汁&植物蛋白)+N”产品战略的深化。

  据了解,近日,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联合创始人王璞和伊春当地官员就推进桦树汁产业领域合作开展深入交流,欲推进桦树汁产业合作,计划赴当地实地考察。

  此外,还有中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等超过20家企业密集推出白桦树汁产品,且部分企业的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可观。据飞瓜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抖音电商平台白桦树汁销售额突破12亿元,同比激增834.8%,成为植物饮料细分赛道中增速最快的品类。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饮料企业布局白桦树汁,是顺应消费升级、挖掘天然健康饮品需求的战略选择。白桦树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契合消费者对“天然、健康、功能性”饮品的追求,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多家饮料巨头和国货品牌已纷纷入局,未来前景较为广阔。

  标准化建设推进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白桦树汁,又名桦树液。依据《黑龙江省桦树液采集技术规程》(db23/t2656-2020),桦树液是指桦树树干或树枝的伤口自然流出的汁液。在东北一些地区,饮用白桦树汁的传统已延续了很多年,白桦树汁也算一种“东北土特产”。

  作为近两年植物饮料行业最火的品类,白桦树汁成功切入健康风口,成为中产的新宠。但由于市场处于培育初期,品牌野蛮生长,出现了很多过度营销的乱象。詹军豪指出,白桦树汁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产品功效缺乏权威医学研究支持,存在夸大宣传现象。此外,保鲜技术难题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以及市场竞争激烈,低价竞争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等。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白桦树汁所谓的功能性,目前还没有临床的数据,或者科学的研判去支撑,很多都是资本炒作出来的产物。整体去看,植物饮料的健康性不容置疑,但是否像宣传中有这么多的功效,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印证。

  在白桦树汁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标准化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对外发布的公告,《天然白桦树汁》团体标准(T/CNHFA424―2025)于5月17日正式实施。该团体标准首次对“天然白桦树汁”从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微生物限量等维度作了科学定义,同时对白桦树汁中的关键性物质三萜和多酚的总含量,首次给出了规范性的科学测定方法。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张中朋表示:“区别于以往的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这份经国家认证的规范文件具有标准层级高、覆盖维度广、技术约束强三大特征,其国家背书的权威性不仅填补了天然植物饮品领域的制度空白,更重要的是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量化的品质标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