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车展期间,零跑全球车型B10揭幕全新外观配色——摩根粉,其B系列搭载高通8650芯片+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支持多种高阶功能。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车展现场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零跑在明年上半年进入辅助驾驶的第一梯队。”零跑持续加大投入,有信心通过自研在核心零部件与智能化方面跻身第一梯队,目前已在多项技术上领先友商。
长期目标是成为全球前十车企
新京报贝壳财经:毛利率今年上半年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曹力:零跑通过核心零部件自研优化成本结构,整车规模扩大带来摊销效应,同时零部件外供与对外合作也带来一定毛利补充。零跑汽车不以高毛利为首要目标,而是坚持成本定价,追求规模扩张,长期目标是成为全球前十车企,销量达300万辆至400万辆。现阶段14%-15%的毛利率是合理水平,能支持公司稳健增长。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何应对国内市场价格战?
曹力:在反“内卷”呼吁下,行业将逐步走向良性竞争。零跑坚持通过技术实力与产品力胜出,而非低价竞争。
新京报贝壳财经:与中创新航合作是否涉及换电?资本市场表现与战略合作进展如何?
曹力:零跑与中创新航合资公司主要聚焦电池领域。目前零跑坚持C2C整车模式,未在换电方面做过多规划。另外,与一汽的战略合作中,车型项目稳步推进,资本合作也在探讨中,相关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在欧洲本地化生产明年落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零跑在欧洲本土化生产的进展如何?
曹力:目前整体稳步推进。我们计划在明年实现B10及后续新产品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借助与斯特兰蒂斯集团的合作优势,利用其工厂产能,将产品导入欧洲,并满足当地税收政策要求的本地化比例,以实现最佳经济性和竞争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本地化生产是否会影响成本与定价?
曹力:本地化生产确实会带来成本变化。欧洲人力与制造成本较高,我们需平衡经济性。为满足40%本地化比例,我们会选择当地优势供应商负责座椅、车身等大件,核心零部件如控制器、电机等仍通过出口,整体成本会有小幅增加。欧洲市场竞争环境与国内不同,售价体系也有所差异,总体可控。定价需参考同级车型竞争格局,同时保持合理利润。
新京报贝壳财经:是否必须在海外实现本地化生产?
曹力:从汽车行业发展历史看,本地化是必然阶段。随着市场从新兴走向成熟,企业需更快响应本地需求,包括用户、市场甚至政策层面。但并非所有市场都是如此,要综合考虑关税、供应链、制造成本与出口状态的平衡,逐步评估是否推进本地化。
坚持自研理念不动摇
新京报贝壳财经:是否会考虑引入供应商辅助驾驶方案?
曹力:零跑坚持自研理念不动摇。核心零部件全部自研,以保持系统与零部件的竞争力。未来若有更开放的合作形式,我们持开放态度探讨,但自研仍是战略核心。另外,年轻用户更认可智能功能,我们会考虑让车型更智能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是否计划推出更高端的新能源车型?
曹力:D系列定位30万元左右,已接近传统豪华车价位。零跑将坚持产品思维和成本定价,以30万元价位提供相当于50万元级别大型新能源车的产品力和竞争力,实车下半年将与大家见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