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度压轴A级车展,2025广州国际车展于11月21日—30日在广交会展馆举办。官方信息显示,1085台展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达58%,并有93台全球首发新车亮相。本届车展也提前剧透了汽车市场的未来战局:智驾竞争已从“有无之争”迈入“体验之战”,唯有抓住“技术创新+用户体验”的企业,才能在新一轮卡位赛中脱颖而出。
本届车展中,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不再是豪华车专属,而是向着10万级以下的车型加速普及。例如,在广州车展上全球首秀的零跑A10,是全球首款10万元以内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配备高通8650高性能芯片,可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能辅助,涵盖城市NAP、高速领航、记忆泊车等功能;东风日产轩逸e-POWER智驾版直接将高速NOA功能带入12万元区间,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正成为大众化产品的标准配置;广汽丰田锋兰达智能版也已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组合下探至15万元以内。
此外,L3级智驾也进入“爆发前夜”,VLA、VLM大模型与激光雷达预埋正在加速技术落地。广汽昊铂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全球首次公开“华系双智旗舰轿车”昊铂A800的内饰设计,并宣布其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已进入时速120公里的高速实测阶段,也成为全国首个在此速度条件下开展L3路测的车型。
小鹏汽车则在本届车展中发布了4项AI应用,其中就包括第二代VLA和Robotaxi等。小鹏汽车表示,第二代VLA让小鹏看到了从L2级辅助驾驶迈向L4级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确定性路径。2026年一季度,小鹏第二代VLA将面向Ultra版车型全量推送;2026年小鹏汽车将实现Max车型的全量适配。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小鹏X9超级增程也搭载了图灵AI芯片和后轮转向,这样一台5.3米的大七座MPV能从容通过夜晚极窄小巷、人车混杂十字路口等复杂场景。”
华为乾崑则在广州车展中首次设置独立展区。现场展示了33款车型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售价区间覆盖15万—100万元,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目前,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在多款车型上实现了4颗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支持城区NOA、高速NOA以及高级泊车等功能。
北京商报记者在展馆内看到,消费者关注度的天平已悄然倾斜,品牌光环不再是重点,智能驾驶级别、传感器配置、实测表现等技术实力,成为消费者咨询的核心。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中国智驾竞争已进入“技术深水区+大众普及期”的双重阶段,技术实力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各大车企若想赢下智驾之争,应加速L3级技术落地与合规准备,树立“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同时,积极与华为、宁德时代、高通等生态伙伴合作,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则指出,未来车企们应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发力。车辆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智能驾驶功能,还需要确保功能易于理解和使用,提供无缝的人机交互体验。“考虑到市场竞争激烈,成本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通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化降低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