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俞立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日前指控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通过与其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10月16日,蔚来被GIC起诉引发市场关注。10月16日收盘,蔚来港股下跌8.99%,报收于49.28港元。
10月16日晚,蔚来相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回应称,本案件不是新发生的事件,并非针对蔚来近期经营状况,源于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 LLC)在一份做空报告中对蔚来的不实指控。该报告并无依据,包含许多错误、无根据的推测以及误导性结论。为保护全体股东权益,2022年8月,公司董事会独立委员会在第三方国际律所和法证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下,针对做空报告完成了独立内部调查,相关指控均无事实依据。
“蔚来作为在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三地上市的企业,始终严格遵守三地上市的合规和企业治理要求。电池租用服务自推出以来,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购车和用车体验,也推动了动力电池寿命的进步。后续,蔚来将继续推动电池技术进步与商业模式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大利益,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良性发展。”上述蔚来相关人士说。
根据GIC于2025年8月在美国纽约南区法院提交的一份法庭文件,该诉讼将蔚来高管等人列为被告。
该诉状称,表面上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S)公司蔚能是一家独立公司,实际却由蔚来控制。蔚来通过蔚能获得了超过6亿美元的电池租赁收入,但并没有披露其在蔚能的权益。蔚来歪曲了其与蔚能的关系以及公司的真实收入和收益数据,人为夸大了蔚来股票的价值。
数据显示,成立蔚能后,蔚来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从人民币28.5亿元增至66.4亿元。而GIC在2020年8月-2022年7月间,累计买入5445万股蔚来ADS,按股价波动估算损失可能达5亿美元-20亿美元。
有接近蔚来的人士介绍,GIC此次发起的诉讼并非针对蔚来近期经营状况,其根源可追溯至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所发布的一份做空报告。该做空报告称蔚来通过会计手段夸大收入和净利润率,包括利用蔚能虚增提前7年的收入。
针对灰熊提出的多项指控,蔚来在报告发布后就发布公告,称该报告内容缺乏事实依据,其中包含大量不实信息、未经证实的推测以及具有误导性的结论与解读。
2022年8月,蔚来再次发布公告,宣布已围绕做空报告完成一项独立的内部审查。该审查由公司独立委员会主导,并获两家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审查结论确认,报告中所有指控均无事实支持,全部不能成立。
2022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做空报告所涉内容向蔚来发出问询,重点关注蔚能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对此,蔚来表示,已按要求向SEC提交回复说明,而此后SEC未就此事项采取进一步行动。
在刚过去的2025年三季度,蔚来销量亮眼。三季度,蔚来交付量为87071辆,同比增长40.8%,其中9月单月交付量达34749辆,创历史新高。长期以来,蔚来公司的盈利能力备受外界关注。从2025年年初,蔚来董事长李斌就开始强调蔚来2025年第四季度要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