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
当地时间10月20日,Summit Therapeutic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MT)在2025年三季度财报中宣布,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用于治疗经第三代EGFR-TKI治疗进展的EGFR突变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这标志着这款由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正式启动首个海外适应症的上市冲刺。作为康方生物的海外合作伙伴,Summit负责依沃西单抗在欧美等关键市场的开发与商业化。
此次申报决策是基于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HARMONi的研究结果。今年5月30日,该研究已确认达到PFS(无进展生存期)的主要终点,同时患者OS(总生存期)呈现明确获益趋势。数据显示,依沃西组和对照组mOS(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6.8个月和14个月,HR=0.79(95% CI: 0.62 – 1.01),p=0.057(临床方案的阈值为0.0448)。
在9月召开的世界肺癌大会全体会议主席专题研讨会上,Summit更新HARMONi研究数据显示,随着随访时间延长,ITT(意向治疗)人群OS HR进一步缩小(HR=0.78,P=0.0332),更新的OS数据较此前5月的分析结果呈明显改善趋势,特别是北美人群的OS获益更为突出(HR=0.70)。不过康方生物在新闻稿中也指出,依沃西组的mOS仍未达到,对照组为14.0个月,HR=0.70。
美国FDA曾明确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OS获益是支持上市许可的必要条件,但Summit在最新财报中强调,经审慎评估当前适应症下FDA已获批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后认为,尽管OS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上的获益,但HARMONi数据表明EGFR突变NSCLC患者可以从治疗中获益,因此决定推进申报进程。
依沃西单抗“来时路”
资料显示,依沃西单抗可同时靶向PD-1和VEGF,并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这种创新机制,在充分发挥PD-1和VEGF靶点疗效优势的同时,突破了两个靶点原有的疗效和安全性局限,从而转化为依沃西的临床突破性价值。
在商业化布局上,2022年12月,康方生物与Summit达成高达5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授予后者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开发及商业化依沃西。这笔交易一度刷新当时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 out交易的最高纪录,彰显了全球市场对这款双抗药物价值的高度认可。
2024年6月份,双方再度牵手,签署了补充许可协议,在原有合作协议下拓展依沃西的许可市场范围。Summit新增获得依沃西在中美、南美、中东和非洲等相关市场的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益;康方生物获得7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以及依沃西在新增许可市场的销售提成。
临床研究的持续突破,成为依沃西单抗进阶之路的核心驱动力。
2024年9月,康方生物公布的全球首个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HARMONi-2(AK112-303)数据,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该研究以默沙东“药王”帕博利珠单抗(K药)为对照,评估依沃西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PD-L1 TP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
具体数据显示,在ITT人群中,依沃西组和帕博利珠单抗组的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1.14个月和5.82个月;PFS HR=0.51(P<0.0001),依沃西治疗组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达49%,显示出取代K药的潜力。
彼时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夏瑜博士也表示,帕博利珠单抗是近年来全球商业化最成功的创新药物之一,依沃西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在随机双盲III期研究中获得显著阳性结果,展现的卓越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证实了依沃西作为肿瘤免疫治疗(IO)基石产品的巨大潜力,“也证明了中国自主研发的依沃西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价值和商业化价值潜力,让我们看到了依沃西具备了改变肺癌领域的全球治疗格局的潜力。”
也正是基于HARMONi-2获得的显著阳性结果,2025年4月25日,康方生物宣布依沃西单抗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PD-L1阳性(TPS≥1%)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
然而上市喜讯公布后三日,康方生物在4月28日开盘后股价跳水,单日跌幅接近12%,市值蒸发逾百亿港元。市场波动的核心诱因,是HARMONi-2研究中OS数据引发的行业讨论。
数据显示,在ITT人群中,在39%成熟度时进行的OS的期中分析(本次分析α分配值仅为0.0001)结果显示,依沃西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具有显著的临床生存获益,HR=0.777,降低死亡风险22.3%。
业内有声音认为,一方面,总生存期0.777的风险比较高,相较肿瘤领域普遍认为有临床价值的0.8风险比阈值较接近;另一方面,该结果未显示出依沃西单抗相较K药在生存获益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针对市场关切,康方生物当日召开业务沟通会,夏瑜回应称,HARMONi-2研究的申报目标是以PFS阳性结果在国内获得完全批准上市,该目标已顺利达成。试验入组仅398例患者,样本量不足以支撑OS的统计效力,而海外HARMONi-7试验入组800例,设计更符合FDA要求,对成功充满信心。
目前,康方生物与Summit对依沃西单抗的临床探索仍在加速推进。Summit也在最新财报中表示,除启动针对一线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CRC)的全球 III 期新研究 HARMONi-GI3 外,还拟通过新增一组 III 期临床试验,拓展依沃西单抗的临床开发项目。Summit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提供这些 III 期研究的更多细节。
中国创新药全球攻坚的“黄金赛道”
以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曾凭借泛癌种治疗优势开启癌症治疗新纪元,催生出默沙东K药、百时美施贵宝O药(纳武利尤单抗)等“超级单品”。但随着临床应用深入,该类药物面临着低响应率、安全性和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行业亟待突破的瓶颈。
为破解单一免疫疗法的局限性,中国药企在全球掀起了以PD-(L)1为骨架的双靶“二代免疫治疗”药物开发热潮。其中,PD-(L)1(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与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成的双抗药物可通过两个臂的协同作用实现增效减毒。
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的临床突破,成为点燃全球PD-(L)1/VEGF赛道热情的关键火种。
“随着依沃西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III期单药头对头试验中,疗效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的药物,全球已掀起新一轮PD-(L)1/VEGF投融资及商务拓展(BD)交易热潮。”有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压力,亟需寻找新增长点,而中国药企在该赛道的研发进度与临床价值,使其成为全球创新资产的核心来源地。
密集的跨国交易印证了该赛道的黄金价值。2024年11月,BioNTech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股权,同时承诺最高1.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将后者PD-L1/VEGF双抗PM8002(BNT327)的全球权益收入囊中。双方此前已在2023年11月达成该药物的全球许可合作。
同月,默沙东宣布已协议获得礼新医药新型在研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根据协议条款,礼新医药将获得5.88亿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2025年5月,三生国健与辉瑞的合作更创下中国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辉瑞以12.5亿美元不可退还首付款、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两位数梯度销售分成,获得PD-1/VEGF双抗SSGJ-707除中国内地外的全球权益,同时保留支付额外款项获取中国内地商业化权的选项。
短短半年内,该赛道跨国交易总额近百亿美元,中国药企从“技术输出”升级为“全球权益合作核心方”的趋势愈发清晰。
除已达成重磅交易的品种外,中国PD-(L)1/VEGF双抗赛道仍有多个潜力选手加速推进。2025年8月11日,荣昌生物RC148获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疗法认定,成为国内第四款获此资质的PD-(L)1/VEGF双抗,此前依沃西单抗、SSGJ-707、PM8002已先后入选。
开源证券研报也指出,PD-(L)1/VEGF双抗作为有望迭代 PD-(L)1单抗市场的下一代IO基石药物,进度居前产品均已BD出海。后续随着数据的不断成熟及联合应用潜力的不断验证,其他早期PD-(L)1/VEGF双抗也将有机会BD出海。目前PD-(L)1/VEGF双抗赛道景气度持续提高,相关标的有望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