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8年发展,自主车企“出口一哥”——奇瑞汽车(股票代码:9973.HK)迎来港股IPO高光时刻。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近年来最大规模车企IPO。此次奇瑞汽车以招股价上限30.75港元定价,发行32.97亿股H股,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第五大IPO。上市首日,奇瑞汽车高开高走,开盘价报34.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22%。
从安徽省芜湖市的一方“小草房”起步,奇瑞汽车一路穿越中国汽车行业增长的激荡年代,也驶过了转型的深水险滩。时至今日,奇瑞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中最具国际化特色的世界级企业之一。此次登陆港交所,奇瑞可借此汇聚全球资本力量,加速拓展国际市场、夯实渠道网络、吸引高端人才,在国际舞台之上全速驶向新程。
上市首日总市值接近2000亿港元
9月25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上市。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9月24日暗盘,富途数据显示,奇瑞汽车暗盘一度涨近14%,最终收涨8.55%报33.38港元/股。9月25日盘中,奇瑞汽车股价涨幅一度冲高至13.76%,截至早市收盘,奇瑞汽车涨8.55%,报33.38港元/股,成交额超过17亿港元,总市值达到1925亿港元。
本次上市,奇瑞汽车共募资91.4亿港元,其中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这些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HHLRA、上海景林、黄山建投、国轩香港、合肥建汇、中邮理财等。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上市仪式上致辞表示:“今天的上市,是奇瑞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扛起更大责任、迎接更大使命的全新起点。”奇瑞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技术创新,深化全球布局,持续做强汽车主业。
出海之王:从“卖全球”到“全球化”
奇瑞汽车的成长轨迹,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生动样本。1997年,奇瑞汽车第一根桩基深深打入芜湖的土地,以极有限的资源,奇瑞建起了四大工艺车间与发动机厂。2001年起,奇瑞QQ、风云、瑞虎等几款经典车型,助力奇瑞集团快速扩张规模。2010年,尹同跃居安思危,确定再造流程、重建体系、增资扩股、品牌向上等战略,进行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2020年后,奇瑞进入快速发展期。
奇瑞汽车近年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奇瑞汽车总收入从人民币926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269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0.7%;净利润从人民币58亿元增至1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7.1%。销量方面,奇瑞2024年全年销售汽车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
“出海”是奇瑞汽车发展的关键词。自2003年以来,奇瑞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公司海外市场规模逐年壮大,2022年至2024年板块营收分别为303.87亿元(人民币,下同)、770.6亿元、1008.97亿元,分别占总收入32.8%、47.2%、37.4%。
深耕海外多年,奇瑞已将足迹铺向全球,构建起一张枝繁叶茂的国际化网络。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奇瑞在海外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遍布亚洲(中国除外)、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目前,奇瑞的乘用车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且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等主要海外市场销量均位居中国品牌前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奇瑞汽车分别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
奇瑞汽车已构建起由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组成的战略矩阵,全面覆盖从大众市场到豪华细分领域的多元需求。招股书显示,2024年,这一协同发展的品牌体系共同贡献了集团总收入的91.5%,展现出强劲的业务支撑力。更令人瞩目的是,奇瑞各业务线均保持25%以上的增速,成为全球前二十强乘用车企中,唯一在新能源与燃油车、国内市场与海外业务等全维度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企业,彰显出均衡而可持续的全球竞争力。
此次登陆港交所,奇瑞汽车计划将20%募集资金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这也标志着,奇瑞的全球化不再止于“卖向全球”,更在于“扎根全球”,不仅构建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更致力于建立区域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实现人才、供应链与技术的本土化融合,精准洞察并满足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塑造具有全球吸引力和信任度的国际品牌形象。
以智能技术筑牢护城河
“持续加强乘用车的电动化及智能化,拥抱全球出行变革浪潮”是奇瑞的核心战略之一。
此次登陆港交所,奇瑞汽车计划将35%的资金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25%的资金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
奇瑞汽车始终秉持“核心自研,全栈可控”的发展理念,在技术自主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奇瑞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奇瑞汽车研发体系涵盖基础和跨学科研究、核心技术和创新功能以及汽车量产,努力实现“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持续推动公司技术创新。从传统领域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到前沿方向的芯片、电芯、软件、操作系统、智能座舱、云平台及算法架构,奇瑞汽车坚持对整车技术、动力系统、智能化核心模块及关键零部件进行全面布局与自主攻坚,构建起覆盖汽车全价值链的自主研发体系。
记者自奇瑞汽车获悉,在强化内生技术能力的同时,奇瑞汽车也积极推动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除了公司技术研发平台瑶光实验室,奇瑞汽车还打造开阳创新开放联合体。通过与全球产业链中的领先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技术共享与优势互补。公司以股权投资、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安全、高效、可控的全栈供应链体系。截至目前,奇瑞汽车已在底盘、车身模具等关键领域完成多家产业链企业的战略投资。
在具体合作层面,奇瑞汽车与全球顶尖的新能源零部件供应商联合开发出高性能混动变速箱电机控制器,以精巧设计实现能效的显著提升;同时,公司与国际领先的动力总成企业合作推进双矢量电机等前沿技术的研发,目前已完成样机开发并进入车辆测试阶段。此外,通过携手多家辅助驾驶领域头部企业,奇瑞汽车大幅缩短了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快速构建起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能力。
奇瑞汽车目前拥有全面的研发体系及强大的研发能力。记者从奇瑞汽车了解到,公司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14400名专业研发人员,占非生产员工数量逾50%;公司已取得超过13900项专利,其中包括4400多项发明专利。